[实用新型]一种取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3194.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豪;张志彬;张关超;姚国帅;朱凯;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李建国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泥器,包括连接管和储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所述储泥管的顶端同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储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管径,所述储泥管的底端沿径向固定设有堵泥片心轴,所述堵泥片心轴上对称铰接两个半圆形的堵泥片,所述堵泥片的弧形外缘与所述储泥管的底端内缘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一个或若干个,当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若干个时,若干个所述连接管沿轴向依次同轴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所述连接管的使用数量,使取泥器的长度可调,可满足在不同水位深度情况下的取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底泥采样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取泥器。
背景技术
在对河道、湖泊等水生态系统进行底泥取样的过程中,传统的取泥工具(通常长度固定)难以适应不同水位深浅情况下的取泥,当水位较深时,无法取到目标深度的底泥。另外,传统的取泥工具的取泥端通常采用底部开口且侧面封闭的结构,在取到底泥后无法观察和了解底泥厚度及泥层分布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泥器,其结构简单、长度可调,可满足在不同水位深度情况下的取泥。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泥器,包括连接管和储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所述储泥管的顶端同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储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管径,所述储泥管的底端沿径向固定设有堵泥片心轴,所述堵泥片心轴上对称铰接用于封堵储泥管口的两个半圆形的堵泥片,所述堵泥片的弧形外缘与所述储泥管的底端内缘间隙配合。
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储泥管优选采用304不锈钢管,耐腐蚀性强,不易腐蚀生锈。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是整根的连接管或者由若干连接管段依次同轴连接而成,所述连接管段之间的同轴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连接管段的底端与所述储泥管的顶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段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连接管段与所述储泥管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相同。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
优选的,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设有把手,便于所述取泥器的下推和上拉。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垂直焊接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连接管的顶端的304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储泥管的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设有观察口盖,所述观察口盖的一侧边缘与所述观察口的对应侧边缘铰接,所述观察口盖的另一侧边缘与所述观察口的对应侧边缘之间设有锁紧结构。
所述锁紧结构可以为卡扣结构或挂钩结构。
所述锁紧结构的数量可以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锁紧结构沿所述观察口盖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储泥管的上部设有内外贯穿的排水孔,用于取泥时,所述储泥管内部的排水。
所述排水孔通常设于所述观察口的上方。
所述排水孔的数量可以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排水孔可以沿所述储泥管的同一高度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储泥管的所述观察口所处部位的内部沿所述储泥管的径向设有支撑筋,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储泥管损坏变形。
所述支撑筋的数量可以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支撑筋沿所述观察口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以提高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所述连接管的使用数量,使取泥器的长度可调,可满足在不同水位深度情况下的取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3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磁铁氧体生产加工用去毛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色谱检定仪用拆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