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钢生产用分道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4126.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榕;蒋熠;李坤;张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民鑫科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B21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钢 生产 分道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轧钢生产用分道器,涉及分道器的领域,其包括底座以及固定于底座顶面的两个相对放置的第一隔料板;底座顶面固定有第二隔料板,两个第一隔料板顶部固定有第一撑板,第一撑板底面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外周面固定有转板。本申请具有提高轧钢生产过程中的传输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道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轧钢生产用分道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轧钢一般采用冷装炉或热送热装的生产模式,由于连铸坯温度低,必须由加热炉重新加热后才能进行轧制。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7635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双通道长材连铸连轧生产线,包括短流程生产通道和长流程生产通道。连铸机、快速保温辊道、炉区辊道、炉后辊道及轧钢机组沿铸坯运行方向依次衔接构成短流程生产通道;连铸机、热送热装运输系统、加热炉、炉后辊道及轧钢机组沿铸坯运行方向依次衔接构成长流程生产通道。铸坯流向控制机构包括移坯机、至少一个升降挡板和至少一个测温仪,各升降挡板均设于出坯辊道末端,各测温仪均安装在切后辊道上,升降挡板的数量与连铸机的流数相同且一一对应配置。物料移动过程中,通过移坯机对单个物料进行转移,从而使物料进入不同的生产通道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的轧钢生产的流向控制,每次只能对单个物料进行传输,限制了物料生产过程中传输效率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轧钢生产过程中的传输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轧钢生产用分道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轧钢生产用分道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轧钢生产用分道器,包括底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面的两个相对放置的第一隔料板;所述底座顶面固定有第二隔料板,两个所述第一隔料板顶部固定有第一撑板,所述第一撑板底面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周面固定有转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轧钢进入两个第一隔料板之间的通道后,通过转板可以对轧钢的前进方向进行限制,并将轧钢导向进入预设的运输通道内,从而完成物料生产过程中的分道工序;设置转板便于对批量物料的流向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轧钢生产过程中的传输效率。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料板顶部固定有第二撑板,所述第二撑板顶部转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转板顶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为转板的转动提供动力,通过控制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可以控制转板的转向,从而达到对物料流向的控制。
可选的,所述第二撑板顶面开设有弧形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弧形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孔为连接轴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降低转板转动时偏离轨道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外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弧形孔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轮,减小连接轴与弧形孔之间的摩擦力,便于通过气缸拖动转板转动。
可选的,所述转板底部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转板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与转板之间设置有为转动座导向的导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座为转板提供支撑作用,降低转板远离转轴一端向下倾斜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开设于转板底部的第二槽道以及通过第二槽道与转板滑移连接的滑块;所述转动座顶端与滑块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第一槽道,所述转动座通过第一槽道与底座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槽道,便于转板转动时,滑块仍能够与第一槽道滑移连接;第一槽道为滑块提供导向作用,降低滑块沿第一槽道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民鑫科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民鑫科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4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RIDF的刹车片和使用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磨刀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