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7061.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3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华;刘晓琳;王甫;杨士龚;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E02D27/4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石 坝坝体 防渗 坝基 有效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病险土石坝防渗加固的技术领域。它包括坝体,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孔,帷幕灌浆。本实用新型灌浆材料简单,施工简便,所用材料均为现有成品材料,只需进行简单的加工、拌制即可投入工程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病险土石坝防渗加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渗漏是土石坝较为常见的病险问题,渗漏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后果严重。在土石坝加固过程中,针对坝体及坝基的渗漏问题,较多数土石坝采取坝体混凝土防渗墙和坝基帷幕灌浆相结合的加固处理方法,加固后渗漏得到有效控制,可解决坝体和坝基的渗透破坏问题,确保大坝渗流安全。但部分土石坝坝体用混凝土防渗墙加固后,解决了坝体的渗漏问题,而后期运行时发现仍然存在坝体和坝基衔接部位的渗漏,对于此类型的大坝,往往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坝基防渗帷幕和坝体防渗墙的连接问题。
坝体混凝土防渗墙墙体厚度一般为40-60cm,若对坝基防渗帷幕灌浆,通过坝体混凝土防渗墙钻孔这种方法施工难度大,由于钻孔倾斜误差,钻孔过程中极易造成墙体的破坏,而且使坝体灌浆帷幕不能和坝体防渗墙有效衔接。
因此,研发一种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位于坝体中间的混凝土防渗墙,位于坝体上游侧、且靠近混凝土防渗墙的灌浆孔,位于灌浆孔底部的帷幕灌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灌浆孔包括Ⅰ序灌浆孔和Ⅱ序灌浆孔;所述Ⅰ序灌浆孔和Ⅱ序灌浆孔相互交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灌浆孔有三排,远离混凝土防渗墙的为第一排钻孔,靠近混凝土防渗墙的为第三排钻孔,位于第一排钻孔和第三排钻孔之间的为第二排钻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帷幕灌浆位于第三排钻孔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Ⅰ序灌浆孔和Ⅱ序灌浆孔的间距为0.8米,第一排钻孔距离混凝土防渗墙外缘2.2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灌浆材料简单,施工简便,所用材料均为现有成品材料,只需进行简单的加工、拌制即可投入工程施工。
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防渗墙墙体钻孔可能出现的墙体破坏问题,为坝体及坝基防渗连接提供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灌浆孔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1,位于坝体1中间的混凝土防渗墙2,位于坝体1上游侧、且靠近混凝土防渗墙2的灌浆孔3,位于灌浆孔3底部的帷幕灌浆4。
所述灌浆孔3包括Ⅰ序灌浆孔51和Ⅱ序灌浆孔52;所述Ⅰ序灌浆孔51和Ⅱ序灌浆孔52相互交替。
所述灌浆孔3有三排,远离混凝土防渗墙2的为第一排钻孔31,靠近混凝土防渗墙2的为第三排钻孔33,位于第一排钻孔31和第三排钻孔33之间的为第二排钻孔32。
所述帷幕灌浆4位于第三排钻孔33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7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取暖电器导风结构
- 下一篇:加油枪体阀芯装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