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钢清洗用张力刷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59559.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1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皮统政;袁建;王静;古朝兵;张国清;章如超;杨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B21B4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12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 清洗 张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硅钢清洗用张力刷辊结构,包括中空的辊筒,辊筒两端固定有连接盘,连接盘上固定有转轴,辊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排水槽,若干排水槽沿辊筒的周向等间距分布,辊筒的中部设有积水环槽,积水环槽内开设有连通辊筒内壁的进水孔,排水槽为倾斜设置,且排水槽的低端与积水环槽连通,连接盘上开设有排水孔。本专利中对硅钢带进行张紧时,完成清洗的硅钢带表面的水会沿着排水槽进入积水环槽,并从积水环槽进入到辊筒的内部,后排走,这样防止钢带上的水滞留在辊筒的表面,使得辊筒与钢带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另外多个排水槽的设置,还能够提高钢带与辊筒之间的贴附性,防止出现打滑的问题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钢清洗用张力刷辊结构。
背景技术
高性能硅钢中的高磁感取向电工钢是电力行业中所需的必要材料,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的性能以及更新换代决定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目前硅钢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常化、酸洗、冷轧、脱碳、拉伸平整、高温退火后卷取为成品,其中酸洗步骤为先利用清水去除硅钢带表面附着的颗粒物,再通过盐酸或混合酸液进行酸洗,再进行水洗后,利用喷淋方式碱洗,再进行水洗,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张力辊和刷辊进行刷洗,将钢带表面的油污和乳化斑去除,目前现有技术中由于张力辊设置在钢带移动的前端,即进行刷洗后的钢带直接与张力辊接触,而现有技术中的张力辊表面光滑,这就使得钢带上残余的水分留在张力辊上,并出现钢带与张力辊之间出现打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钢清洗用张力刷辊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带表面残余的水分,使得其与张力辊之间出现打滑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硅钢清洗用张力刷辊结构,包括中空的辊筒,辊筒两端固定有连接盘,连接盘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辊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排水槽,若干排水槽沿辊筒的周向等间距分布,辊筒的中部设有积水环槽,积水环槽内开设有连通辊筒内壁的进水孔,排水槽为倾斜设置,且排水槽的低端与积水环槽连通,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排水孔。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采用本方案中的辊筒对硅钢带进行张紧时,一方面,刚完成清洗的硅钢带表面的水会沿着排水槽进入积水环槽,并从积水环槽进入到辊筒的内部,后从排水孔排走,这样防止钢带上的水滞留在辊筒的表面,使得辊筒与钢带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另一方面辊筒的表面多个排水槽的设置,还能够提高钢带与辊筒之间的贴附性,防止出现打滑的问题产生。
进一步,所述排水槽靠近辊筒的端部一侧为封闭设置。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钢带上的水流向积水环槽一侧流动。
进一步,所述进水孔设有多个,且多个进水孔沿着积水环槽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从各排水槽进入积水环槽的水,能够快速进入到辊筒内。
进一步,所述辊筒的内壁呈由中部向端部倾斜的斜坡状,且辊筒内壁靠近中部位置的厚度大于靠近端部位置的厚度。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进入到辊筒内部的水,能够自动沿着斜坡向排水孔一侧流动,从而排出辊筒。
进一步,所述排水槽的宽度不超出10mm。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是为了防止排水槽在钢带表面形成压痕。
进一步,所述辊筒的内部靠近积水环槽的位置还设有加强机构。
有益效果:由于积水环槽处辊筒的壁厚减小,使得该处辊筒的承载能力下降,为此在辊筒的内壁靠近积水换成的位置设置加强机构,以提高辊筒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59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滚珠丝杆副钢球组装装置
- 下一篇:MEMS麦克风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