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毛纱染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1205.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9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楚雅婷;陈宏达;唐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桐毛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23/20;D06B2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张淼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染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毛纱染色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上方设置与其内部气相联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控制其开闭的第一电磁阀,缸体侧旁设置与缸体液相联通的进液管,缸体下方设置与其液相联通的排液管,所述缸体中水平设置隔板,隔板上均布透液孔,隔板下方设置蒸汽盘管与吹气管,吹气管上均布若干排气细管,所述蒸汽盘管与吹气管分别气相连接三通阀,三通阀的另一端气相连接蒸汽回用管,蒸汽回用管中串接增压风机,所述蒸汽回用管未与三通阀连接的一端气相联通烘干室。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烘干室的蒸汽回用,提升了蒸汽热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纱染色装置,特别是一种节能型毛纱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毛纱染色过程需要在一个高温高压的状态下进行。现有的染色装置对染液的升温一般通过电加热实现上述状态。然而,上述染液加热方式导致染液在染缸中流动性差,染液中的染色因子不够活跃,进而导致染色效率低下。而当纱线染色结束后,需要将纱线移入至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烘干一般采用蒸汽作为烘干介质。蒸汽在通过烘干机后一般被直接排入至大气中,而该部分蒸汽仍然带有大量的余热,该部分余热不能被有效利用而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毛纱染色装置,能够对烘干后蒸汽的余热进行充分利用,介绍资源的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型毛纱染色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上方设置与其内部气相联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控制其开闭的第一电磁阀,缸体侧旁设置与缸体液相联通的进液管,缸体下方设置与其液相联通的排液管,所述缸体中水平设置隔板,隔板上均布透液孔,隔板下方设置蒸汽盘管与吹气管,吹气管上均布若干排气细管,所述蒸汽盘管与吹气管分别气相连接三通阀,三通阀的另一端气相连接蒸汽回用管,蒸汽回用管中串接增压风机,所述蒸汽回用管未与三通阀连接的一端气相联通烘干室。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阀至增压风机之间的蒸汽回用管中设置由增压风机至三通阀单向导通的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细管的端部覆盖橡胶片,橡胶片均分成至少两片并可在压力作用下向外翻开。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控制其开闭的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控制其开闭的第三电磁阀。
工作原理:当烘干室中的蒸汽被排出后,该蒸汽在增压风机的抽吸而进入至蒸汽回用管中,随后再被增压风机所泵出。此时,蒸汽有两个前进路径。而蒸汽的前进状态也需要根据染液的状态进行切换。具体的,当染液处于需要升温的状态时,工作人员控制三通阀,使得蒸汽回用管与吹气管相联通,此时通过吹起管进入至染液中,蒸汽染液充分接触而使得染液能够充分吸收蒸汽中的热量,进而达到提升染液温度,利用蒸汽中预热的目的。于此同时,为了防止缸体中压力过大,在吹气管导通时,第一电磁阀同时打开,从而使得被吸收热量后的蒸汽能够通过排气管排出,进而保证缸体中的压力平衡。需要说明的是,因为隔板上的透液孔的存在,使得蒸汽能够呈小气泡状进入至染液中,该中状态能够有效增大蒸汽与染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热交换的效率。此外,气泡上升过程中搅动染液使得染液中的染料更加活跃,提升了染液与纱线的交换效率,进而提升了染色效率。而当染液温度升至较高时,工作人员控制三通阀,使蒸汽盘管与蒸汽回用管相联通,此时蒸汽从通过蒸汽盘管与染液发生热交换,从而实现对染液温度的维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缸体110.排气管120.进液管130.排液管140.隔板 141.透液孔200.第一电磁阀300.蒸汽盘管400.吹气管410.排气细管500. 三通阀600.蒸汽回用管700.烘干室800.增压风机900.单向阀1000.橡胶片1100.第二电磁阀1200.第三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桐毛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桐毛织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1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灯条的集成墙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