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移动固定的漩涡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1409.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3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熊武来;汪贵斌;李佳佳;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5/00;B01F13/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李志鸿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移动 固定 漩涡 混合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移动固定的漩涡混合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左、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施力弹簧,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且位于施力弹簧的下方设置有施力板。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横板、连接柱、施力弹簧、施力板、限制块、支撑柱、连接杆、夹持体、固定体、固定弹簧、滑块,支撑架、支撑滑柱、支撑脚、减振弹簧、防滑垫,达到了适合不同模式,使用的范围更广,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漩涡混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移动固定的漩涡混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研的迅速发展,实验室使用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漩涡混合器便是其中一种,漩涡混合器是一种将振荡和涡旋巧妙结合的实验室仪器,能够适用于多种混匀和漩涡振荡操作,使实验更加方便,快捷,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医学等实验中。
漩涡混合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扶住试管,进行工作,如果混合时间较长时,工作人员需要一直扶住,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现有的漩涡混合器有些模式需要试管施加一定的压力才会工作,现有的技术中,无法适合各种模式,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以移动固定的漩涡混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移动固定的漩涡混合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左、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施力弹簧,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且位于施力弹簧的下方设置有施力板,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支撑柱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夹持体;
所述机体的上部设置有震荡盘,所述机体的右部设置有固定体,所述机体的内部且位于固定体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弹簧,所述机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柱,所述支撑滑柱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内部且位于支撑滑柱的下方设置有减振弹簧,所述支撑脚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块位于机体的外侧,且数量有两个,所述固定块位于滑块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夹持体位于施力板的正下方,且内部设置有圆形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横板位于固定块的上方,所述震荡盘位于夹持体的正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柱的数量有两个,且位于支撑柱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施力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施力板位于限制块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体位于震荡盘的右侧,且位于机体右侧面的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右侧所述滑块的左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体与凹槽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可以移动固定的漩涡混合器设置了横板、连接柱、施力弹簧、施力板、限制块,通过施力弹簧对施力板提供的弹力,可以对放置在施力板下表面凹槽内部的试管提供向下的力,进而适合需要施力的模式,使用的范围更广,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1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