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类件涨孔铆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2593.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3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邵昆淼;于志楠;战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神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4 | 分类号: | B21D39/04;B21D39/2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类件涨孔 铆接 装置 | ||
管类件涨孔铆接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气缸和固定块,铆接芯棒一端固定在固定块的内孔里,铆接芯棒的纵向孔内插装有铆接滑杆,气缸活塞杆外端头与铆接滑杆一端相接,铆接滑杆上有安装顶针的安装槽,安装槽底面为斜面,安装槽的两侧铆接滑杆上有对称的长孔,长孔与斜面平行,顶针一端有平面并且该平面坐落在斜面上,销轴插装在顶针上的孔内,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铆接滑杆上对称的长孔内,顶针的另一端呈锥形,顶针的锥形部分外侧套装有涨头,涨头至少为两瓣结构,包围在顶针锥形部分外侧,涨头内部形成与顶针锥形部分相吻合的锥面,铆接芯棒上有放置涨头的内腔,涨头置于内腔内。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接装置,特别是一种管类件涨孔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管类件有时需要进行涨孔铆接,如图2所示:4为第一制件,5为管状的第二制件,12是焊接在第一制件4上的短管状的铆接件,铆接件12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制件5上的孔内,铆接件12的内端端需要进行铆接与第二制件5相对固定。由于铆接件12的端头位于第二制件5的内腔,对于大直径的第二制件5还容易操作,对于较小直径的第二制件5操作困难,甚至无法铆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特别适合于较小直径的管类件涨孔铆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管类件涨孔铆接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气缸和固定块,铆接芯棒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的内孔里,在铆接芯棒的纵向孔内插装有铆接滑杆,与气缸相配的活塞杆外端头与铆接滑杆的一端相接,在铆接滑杆上有安装顶针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面为斜面,在安装槽的两侧铆接滑杆上开设有对称的长孔,长孔与斜面平行,顶针的一端有平面并且该平面坐落在所述斜面上,销轴插装在顶针上的孔内,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铆接滑杆上对称的长孔内,顶针的另一端呈锥形,在顶针的锥形部分外侧套装有涨头,涨头至少为两瓣结构,包围在顶针锥形部分外侧,涨头内部形成与顶针锥形部分相吻合的锥面,在铆接芯棒上加工有放置涨头的内腔,涨头置于内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管类件涨孔铆接装置,铆接时,将管类第二制件自右端套装在铆接芯棒上,焊在第一制件上的铆接件插入第二制件上,气缸在气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铆接滑杆右移,通过斜面推动顶针上移,顶针迫使涨头上移并径向膨胀,将铆接件的端口涨开,达到铆接的目的,使铆接件与第二制件铆接在一起,然后回程,卸下即可。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特别适合于较小直径的管类件涨孔铆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制件与第二制件及铆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类件涨孔铆接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11上的与气动装置相接的气缸1和固定块3。铆接芯棒1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3的内孔里,在铆接芯棒10的纵向孔内插装有铆接滑杆2,与气缸1相配的活塞杆外端头与铆接滑杆2的一端相接。在铆接滑杆2上有安装顶针7的安装槽14,安装槽14的槽底面为斜面15,在安装槽14的两侧铆接滑杆2上开设有对称的长孔16,长孔16与斜面15平行。顶针7的一端有平面并且该平面坐落在斜面15上。销轴8插装在顶针7上的孔内,销轴8的两端分别插入铆接滑杆2上对称的长孔16内。顶针7的另一端呈锥形。在顶针7的锥形部分外侧套装有涨头6,涨头6至少为两瓣结构,或三瓣或四瓣结构,各瓣组合在一起包围在顶针7锥形部分外侧,涨头6内部形成与顶针7锥形部分相吻合的锥面,在铆接芯棒10上加工有放置涨头6的内腔13,涨头6置于内腔13内。
如图1、2所示:工作过程如下:铆接时,将管类第二制件5自右端套装在铆接芯棒10上,焊在第一制件4上的铆接件12插入第二制件5上,气缸1在气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铆接滑杆2右移,通过斜面15推动顶针7上移,顶针7迫使涨头6上移并径向膨胀,将铆接件12的端口涨开,达到铆接的目的,使铆接件12与第二制件5铆接在一起,然后回程,卸下即可。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特别适合于较小直径的管类件涨孔铆接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神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神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2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国画专用画架
- 下一篇:一种方形锂电池制片卷绕机的并膜辊组件稳固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