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变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4622.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1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常雷;周兴武;范林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鄂电萃宇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8;H01B7/29;H01B7/04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变频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变频电缆,半导电尼龙包带绕包在主导体外侧,主耐火云母带绕包在半导电尼龙包带外侧,主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挤包在主耐火云母带外侧,所述副线芯包括有副导体、副耐火云母带和副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副耐火云母带绕包在副导体外侧,副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挤包在副耐火云母带外侧,所述半导电特多龙包带绕包在主线芯和副线芯外侧,耐火石棉填充物填充在主线芯与副线芯之间的空隙内,耐寒聚氯乙烯内护层挤包在半导电特多龙包带外侧,氩弧焊轧纹铜带纵包在耐寒聚氯乙烯内护层外侧,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提高了本低压变频电缆的屏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本低压变频电缆的屏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变频电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变频电机所具有的体积小、成本低、节能优点,以及调速范围大、恒功率、恒转速等特性,因此大量被应用于矿山、冶金、造纸、化工等行业,在当今倡导节能的社会大背景下,其前景将非常宽广。如今,在电线电缆行业,变频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利用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的同步运行,通过控制收线的张力,达到生产速度保持一致,变频电机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变频电缆的应用。目前常见的变频电缆广泛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金属屏蔽型电缆,然而这种变频电缆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变频电缆采用铜网作为屏蔽层,由于铜网有空隙,因此屏蔽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有部分变频电缆使用铜带作为屏蔽层,虽然屏蔽效果得到一定提升,但铜带难以紧密包覆在缆芯外侧,容易在铜带与缆芯之间形成间隙,对屏蔽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二是耐寒能力较差,在温度过低的施工环境中变频电缆容易出现脆化、龟裂的现象,影响施工进度;三是随着供电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安全防火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常见变频电缆的防火性能不是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屏蔽效果好,耐寒能力强,防火性能佳的低压变频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低压变频电缆,它包括有主线芯、副线芯、耐火石棉填充物、半导电特多龙包带、耐寒聚氯乙烯内护层、氩弧焊轧纹铜带和耐寒聚氯乙烯外护套,所述主线芯包括有主导体、半导电尼龙包带、主耐火云母带和主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半导电尼龙包带绕包在主导体外侧,主耐火云母带绕包在半导电尼龙包带外侧,主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挤包在主耐火云母带外侧,所述副线芯包括有副导体、副耐火云母带和副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副耐火云母带绕包在副导体外侧,副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挤包在副耐火云母带外侧,所述半导电特多龙包带绕包在主线芯和副线芯外侧,耐火石棉填充物填充在主线芯与副线芯之间的空隙内,耐寒聚氯乙烯内护层挤包在半导电特多龙包带外侧,氩弧焊轧纹铜带纵包在耐寒聚氯乙烯内护层外侧,耐寒聚氯乙烯外护套挤包在氩弧焊轧纹铜带外侧。
所述主线芯和副线芯的数量分别为三组,并分别呈品字形排布。
所述主导体和副导体均采用无氧铜杆拉丝退火绞合而成。
所述主耐火云母带和副耐火云母带分别采用厚度为0.17mm的合成云母带。
所述主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和副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层分别采用常温下介电强度不小于25kV/mm、体积电阻率不小于2×1015Ω.cm的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绝缘材料。
所述氩弧焊轧纹铜带采用抗张强度为280MPa~310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0%的铜带。
所述耐寒聚氯乙烯内护层和耐寒聚氯乙烯外护套分别采用冲击脆化温度为-45℃的耐寒聚氯乙烯材料。
所述半导电特多龙包带由特多龙带经半导电胶浸渍烘干而成,半导电尼龙包带由尼龙带经半导电胶浸渍烘干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鄂电萃宇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鄂电萃宇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4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