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在急流中使用的鱼漂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6716.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7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倪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天狮博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淑花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急流 使用 鱼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在急流中使用的鱼漂,包括漂身、漂尾,漂尾连接在漂身的顶端,漂身呈左右扁平的形状,漂身的后侧连接有用于跟鱼线固定的连接件,漂身的下部伸出一条向前下方倾斜的漂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鱼漂可以在急流中使用,受到水流的冲击漂尾可以保持直立的状态,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在急流中使用的鱼漂。
背景技术
鱼漂是一种固定在鱼线上使用的垂钓工具,垂钓时候鱼漂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通过调节鱼漂与鱼钩之间鱼线的长度可以控制鱼钩入水的深浅,通过观察鱼漂的状态可以判断是否有鱼上钩。
参照图1,现有鱼漂包括漂身1、漂尾2、漂脚3。其中漂身1为鱼漂的主体部分,是鱼漂整体浮力的主要提供者。漂尾2是整只鱼漂的灵魂所在,起到反应鱼讯的作用。漂脚3是整只鱼漂的根基所在,用于保持鱼漂处于直立状态。
现有鱼漂的漂身1大致呈梭形,漂尾2连接漂身1的顶端,漂脚3连接漂身1的底端。这种鱼漂适应于在平静的水域或水流较为平缓的情况下使用。如果遇到水流较急的情况,鱼漂就会处于倾斜状态,甚至会横在水面上,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在急流中使用的鱼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漂身、漂尾,漂尾连接在漂身的顶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漂身呈左右扁平的形状,漂身的后侧连接有用于跟鱼线固定的连接件,漂身的下部伸出一条向前下方倾斜的漂脚。连接件用于跟鱼线连接,将鱼漂固定在鱼线上;漂身用于提供浮力,使漂尾露出水面;漂身呈左右扁平的形状,受到水流的冲击,可使其后侧边缘处于迎向水流的方向;漂脚起到控制方向的作用,漂脚的下端向前下方倾斜,水流会沿着漂脚流动,使漂尾处于直立的状态,鱼漂的使用效果较好。
所述漂脚的上端与连接件的前端相连接,漂身上设有安装孔,漂脚的上部穿过安装孔。漂脚和连接件的前半部分可以一体制作,组装时只需要将漂脚穿入到安装孔中即可,鱼漂的制作的组装都比较方便。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杆和挂环,挂环固定在连杆的后端。鱼线可以系在挂环上,方便鱼漂的固定。
所述漂脚与连杆为由空心管弯折而成的一体结构。漂脚与连杆采用空心管制作有利于减轻鱼漂的重量。
所述挂环上连接有插柱,插柱伸入到连杆的内孔中。插柱插入连杆的内孔后可将挂环与连杆固定在一起。
所述漂脚与漂身下部的连接处位于漂身中间偏后的部位。漂脚采用这样的位置设计有利于保持鱼漂的受力平衡,使漂尾处于直立的状态。
所述连接件与漂身后侧的连接处位于漂身中间偏上的部位。连接件采用这样的位置设计有利于保持鱼漂的受力平衡,使漂尾处于直立的状态。
所述漂身位于漂尾与漂脚伸出部位的第一轮廓线为圆滑曲线,漂身位于漂尾连接件之间的第二轮廓线、漂身位于连接件与漂脚伸出部位的第三轮廓线呈尖锐的夹角α。漂身采用这样的形状可以减小水流对鱼漂的冲击作用,有利于保持鱼漂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鱼漂可以在急流中使用,受到水流的冲击漂尾可以保持直立的状态,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鱼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漂脚与连接件相接处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天狮博渔具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天狮博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6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