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胡琴码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8089.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6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朱观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观泉 |
主分类号: | G10D1/02 | 分类号: | G10D1/02;G10D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谭帅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胡琴 | ||
一种新型胡琴码,包括琴码顶、琴码身、琴码座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码顶、琴码身、琴码座三部分构成一体化双曲拱中空结构,所述双曲拱是指琴码身前后面及琴码顶内表面均为拱形;所述琴码座开有底孔呈环状底座,所述琴码身前后面开有相对应的中心孔,琴码身两侧面开有端孔。本实用新型基于科学原理,反复多次实验而成,经实践证明,双曲拱中空结构提升效果显著,因两发声单元同频/同相位能量叠加/同步推挽,音量增大。尤其高音区音量明显增大,清澈通透,克服了原实心码高音干涩,下把位高音区用弓力度小,音量弱、不出声以及用力大,出怪音,声畸变的缺点。丰富音色,环状琴码座内外声源同频双幅,形成点声源的合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胡琴乐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二胡、低胡、中胡、高胡、越胡等胡琴类乐器一种新型胡琴码。
背景技术
胡琴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胡琴中的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胡琴码,多为墩型、桥型,无论采用何种形状,或对材质、重量进行调整,仍难以解决刚性强、阻尼性能差的缺陷,降噪有限。琴弦产生的声波与琴面耦合后,仅构成一个发声单元,即一个固有频率,导致高音区(即下把位)音色暴露出干涩、音量小的普遍缺点。为弥补这一缺点,又造成以下矛盾,用力拉弦容易产生失声(畸音)现象,不用力则音量不足,两种情况都影响了艺术表现。这种情况以往只能通过更高的演奏技术加以克服,无形中提高了演奏门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胡琴码,以解决目前墩型、桥型等胡琴码存在的刚性强、阻尼性能差、降噪有限、高音区音色干涩、音量小的问题,从而实现声波的同频、同相位、能量叠加、同步推挽、音量增大,降低演奏门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胡琴码,包括琴码顶、琴码身、琴码座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码顶、琴码身、琴码座三部分构成一体化双曲拱中空结构,所述双曲拱是指琴码身前后面及琴码顶内表面均为拱形;所述琴码座开有底孔呈环状底座,所述琴码身前后面开有相对应的中心孔,琴码身两侧面开有端孔。
优选地,所述琴码顶中心开有顶孔。
优选地,所述琴码顶的顶孔为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钉增重,降低琴码的固有频率、增强阻尼,使音域向低音区拓展,琴声趋于浑厚、低沉,实现更丰富的音色选择。
优选地,所述琴码座为方形环状底座或圆形环状底座或椭圆形环状底座。
本实用新型基于科学原理,反复多次实验而成,经实践证明,双曲拱中空结构提升效果显著,因两发声单元同频/同相位能量叠加/同步推挽,音量增大。尤其高音区(下把位)音量明显增大,清澈通透,克服了原实心码高音干涩,下把位高音区用弓力度小,音量弱,不出声;用力大,出怪音,声畸变的缺点。音量增大明显,尤其高音区响应灵敏通透;改变丰富音色,环状琴码座内外声源同频双幅,形成点声源的合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胡琴码包括琴码顶1、琴码身2、琴码座3三部分,三部分制造成一体化双曲中空结构,所述双曲拱是指琴码身前面201、后面202及琴码顶内表面101均为拱形;所述琴码座开有椭圆形底孔301成为椭圆形环状底座;所述琴码身前后面开有相对应的中心孔203,琴码身两侧面开有端孔204;所述琴码顶中心开有顶孔102,所述琴码顶的顶孔为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调节螺钉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观泉,未经朱观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8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