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形模块化力位双闭环控制的超冗余绳驱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8553.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3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赵亚川;李庆杰;高世卿;李宇;张晶秋;曹振波;陶承虎;朱庆宇;赵忠英;韩天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B25J18/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 模块化 力位双 闭环控制 冗余 驱动 机器人 | ||
1.一种方形模块化力位双闭环控制的超冗余绳驱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11)、绳驱组件、驱动模块(12)及箱体(13),其中箱体(13)为方形结构,所述驱动模块(12)设置于箱体(13)内,所述机械臂(11)设置于所述箱体(13)的外侧,所述机械臂(11)的各关节分别通过一组绳驱组件与所述驱动模块(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形模块化力位双闭环控制的超冗余绳驱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11)包括固定段及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柔性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箱体(13)连接,所述柔性段包括通过虎克铰(111)依次铰接的多个连接筒(112);
每组所述绳驱组件包括三个钢丝绳组件(116),三个钢丝绳组件(116)的一端与一所述虎克铰(1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形模块化力位双闭环控制的超冗余绳驱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包括钢丝绳导向块a(113)、钢丝绳导向块b(114)及机械臂前固定板(115),其中钢丝绳导向块a(113)和钢丝绳导向块b(114)连接在机械臂前固定板(115)的两端,并且钢丝绳导向块a(113)的直径小于钢丝绳导向块b(114)的直径,所述钢丝绳导向块a(113)和所述钢丝绳导向块b(114)上沿周向均设有多个钢丝绳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形模块化力位双闭环控制的超冗余绳驱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组件(116)包括钢丝绳导管(1162)、导管固定座(1163)及钢丝绳(1164),其中钢丝绳导管(1162)的两端通过导管固定座(1163)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12)和所述钢丝绳导向块b(114)上的钢丝绳导向孔连接,所述钢丝绳(1164)穿过所述钢丝绳导管(1162)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12)和所述虎克铰(1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形模块化力位双闭环控制的超冗余绳驱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2)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丝杠驱动机构(31),各所述丝杠驱动机构(31)分别与一所述钢丝绳组件(116)连接;
所述丝杠驱动机构(31)包括底板(311)、丝杠(312)、导轨滑块(313)、钢丝绳固定座(314)、浮动支撑机构及丝杠驱动模块(315),其中底板(311)与所述箱体(13)连接,所述导轨滑块(313)和丝杠(312)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311)上;所述钢丝绳固定座(314)的一端与所述导轨滑块(3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杠(312)螺纹连接,所述钢丝绳固定座(314)用于固定所述钢丝绳组件(116);
所述浮动支撑机构和丝杠驱动模块(315)设置于所述底板(311)的后端,所述浮动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丝杠(312),所述丝杠驱动模块(315)与所述丝杠(31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杠(312)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形模块化力位双闭环控制的超冗余绳驱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支撑机构包括滑块导向光轴(316)、丝杠轴承(317)、单压式传感器(3115)及轴承固定座(3116),其中滑块导向光轴(316)设置于所述底板(311)上且与所述丝杠(312)平行,所述轴承固定座(3116)与所述滑块导向光轴(316)滑动连接,所述单压式传感器(3115)连接在所述轴承固定座(3116)与所述底板(311)之间;所述丝杠轴承(317)设置于所述轴承固定座(3116)内,用于支撑所述丝杠(3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形模块化力位双闭环控制的超冗余绳驱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驱动模块(315)包括减速机(3111)和电机(3112),所述减速机(3111)设置于所述底板(311)上且输入端与电机(3112)连接;所述减速机(31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110)与所述丝杠(312)连接;所述电机(3112)上设有编码器(3113)和抱闸(3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85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