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5%偏置碰撞双吸能盒防撞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9950.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9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刁先军;程明强;钟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3 | 分类号: | B60R19/03;B60R1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5 偏置 碰撞 双吸能盒防撞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25%偏置碰撞双吸能盒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主吸能盒,所述防撞梁本体上且位于主吸能盒的侧边设有起到碰撞承力点作用的副吸能盒,所述主吸能盒、副吸能盒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在防撞梁本体上。与当前的单吸能盒结构或少数焊接双吸能盒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了碰撞承力点,使得试验时防撞梁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其次,实现了碰撞时副吸能盒自由溃缩,使得溃缩轨迹更为规则,吸能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25%偏置碰撞双吸能盒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防撞主梁、左右吸能盒、连接车身纵梁的安装板和拖车螺纹管组成。近年由于车辆被动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由于相关法规加入了25%偏置碰撞之后,车辆对于防撞梁的碰撞要求更高,要求防撞梁具备更宽的前端保护范围和更高的吸能性能,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降低车辆的低速碰撞的维修成本。为了应对车辆25%偏置碰撞时车身具备较好的保护作用,对防撞梁提出的两个要求:一是25%偏置碰撞试验时,防撞梁结构上必须针对碰撞点要有专门的承力点;二是25%偏置碰撞试验时,防撞梁结构上的承力点必须具备高吸能的性能要求。
现有结构单吸能盒防撞梁存在25%偏置碰撞试验时,无碰撞承力点,碰撞点直接入侵至纵梁,试验时防撞梁碰撞失效,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现有的防撞梁一般为纯钢或纯铝结构,且防撞主梁和吸能盒为焊接结构,影响了吸能盒碰的撞溃缩,所以吸能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25%偏置碰撞双吸能盒防撞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25%偏置碰撞双吸能盒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主吸能盒,所述防撞梁本体上且位于主吸能盒的侧边设有起到碰撞承力点作用的副吸能盒,所述主吸能盒、副吸能盒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在防撞梁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本体为铝合金型材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吸能盒、副吸能盒为钢材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副吸能盒的中心线位置与碰撞点完全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本体上与副吸能盒连接处经过内侧锯切。
进一步地,所述主吸能盒、副吸能盒底部焊接有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当前的单吸能盒结构或少数焊接双吸能盒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了碰撞承力点,使得试验时防撞梁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其次,实现了碰撞时副吸能盒自由溃缩,使得溃缩轨迹更为规则,吸能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25%偏置碰撞示意图。
图中:1、防撞梁本体;2、主吸能盒;3、副吸能盒;4、安装螺栓;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25%偏置碰撞双吸能盒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1、主吸能盒2,所述防撞梁本体1上且位于主吸能盒2的侧边设有起到碰撞承力点作用的副吸能盒3,所述主吸能盒2、副吸能盒3通过安装螺栓4固定连接在防撞梁本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9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制氧机的净化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鞋底生产的新型密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