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位液位数据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4142.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9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强;陈迅;张琨;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66 | 分类号: | G01F23/66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郭冬梅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位 数据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位液位数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柱,检测柱通过第一连接柱连接有延伸柱,延伸柱开设有矩形限位口,矩形限位口内壁设置有斜齿层,检测柱外侧壁套设有移动环,移动环外侧壁设置有气囊环,移动环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矩形限位口内的限位块,限位块上设置有定位件,检测柱底部开设有多个调节口,调节口通过可调组件连接有弧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检测柱上设置有移动环,利用移动环上的斜齿块、偏置块和斜齿块与检测柱上的斜齿层进行限位,在气囊环浮力的作用下会使移动环移动到水位刻度处,由于斜齿层和斜齿块的作用使得移动环在取出水面后无法下移,从而能实现在地面近距离观测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位液位数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位观测的作用是直接为水利、水运、防洪、防涝提供具有单独使用价值的资料,同时也为推求其他水文数据提供间接运用资料;水位观测包括基本水尺和比降水尺的水位。但是在陌生水域中,无法根据基本水尺进行观察水位时,需要通过检测设备对水位的高度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装置通过带有浮漂的刻度立柱进行观察浮漂在水面的高度,这种设备适用在观测人员高度与水面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观测,但当观测人员站立在高处进行检查时,目光与刻度之间呈现一定的角度,使得观测的数据有偏差,使得检测不严谨,并且现有的装置检测的水深含有底部淤泥的深度,使得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位液位数据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位液位数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柱,所述检测柱通过第一连接柱连接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柱连接有控制盘,所述延伸柱与检测柱上均开设有矩形限位口,所述矩形限位口内壁设置有斜齿层,所述检测柱外侧壁套设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外侧壁设置有气囊环,所述移动环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矩形限位口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检测柱底部开设有多个调节口,所述调节口通过可调组件连接有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开设在限位块端部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端部固定连接有偏置块,所述偏置块端部固定连接有斜齿块。
优选地,所述移动环内侧壁开设有多个球槽,所述球槽内设置有导向球,所述检测柱与延伸柱外侧壁均开设有滑动球口,所述导向球位于滑动球口内。
优选地,所述可调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口内壁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与中心轴相套接的转换通口,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在调节杆端部。
优选地,所述延伸柱、控制盘、检测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上均开设有呈轴线设置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端部通过连接线连接有主控线,所述主控线贯穿通孔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控制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检测柱上设置有移动环,利用移动环上的斜齿块、偏置块和斜齿块与检测柱上的斜齿层进行限位,在气囊环浮力的作用下会使移动环移动到水位刻度处,由于斜齿层和斜齿块的作用使得移动环在取出水面后无法下移,从而能实现在地面近距离观测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能利用设置在检测柱底部的调节杆、中心轴和弧形板,使得检测柱能增大与淤泥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受到淤泥的支撑力,能根据两次观察的数据计算出淤泥深度、水位深度,使得数据更加有效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位液位数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4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