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4641.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9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昊;姚为;周士玮;蓝文捷;汪余意;雷意怀;陆嘉月;汪邵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昊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视觉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涉及计算机测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主体机构、下主体机构、检修机构、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下主体机构上的下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下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通过轴承座与上主体机构连接,上主体机构上的上壳体的底部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角度传感器,上壳体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红外机构,上壳体的顶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机构、红外机构、控制机构和角度传感器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狭小空间的测量,适用范围广,通过检修机构的使用,可以通过检修的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视觉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因此推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来进行测量工作,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大多需要贴近被测物体才能进行测量工作,在空间较小时测量难度较大;
2、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的后期检修工作较为复杂,维修难度较大。
因此,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通过传动机构、红外机构、控制机构、角度传感器和检修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狭小空间测量困难和检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测量装置,包括上主体机构、下主体机构、检修机构、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下主体机构上的下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通过轴承座与上主体机构连接,所述上主体机构上的上壳体的底部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角度传感器,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红外机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所述上壳体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检修机构包括散热孔、安全锁、铰链和检修门,所述检修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下壳体前端面的内壁上,所述检修门的前端面一侧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检修门前端面的另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安全锁,所述红外机构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上壳体底部内壁的中心位置,所述固定安装板地前端面上方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前端面下方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均固定连接在下壳体的底部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主体机构包括上壳体、摄像窗口、红外发射孔和红外接收孔,所述上壳体的前端面上方固定连接有摄像窗口,所述上壳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孔和红外接收孔,且红外发射孔位于红外接收孔的上方,此种设置,可以对保护摄像机、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下主体机构包括下壳体、滑轮和控制面板,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下壳体前端面中心位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此种设置,能够方便装置的搬运。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轴、电动机、电机安装套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下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套,所述电机安装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下壳体的上表面与轴承座内壁上的轴承转动连接,此种设置,能够实现上主体机构的旋转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昊,未经徐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4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组合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网约车定位及轨迹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