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肠镜人工智能辅助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8441.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华;袁海龙;龙洪伟;王哲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15;A61B1/273;A61B1/31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北部***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肠 人工智能 辅助 检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胃肠镜人工智能辅助检查装置,包括冲洗模块和至少一套染色模块,冲洗模块包括冲洗液容器和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一端与冲洗液容器连通,冲洗管路的另一端与胃肠镜连接,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冲洗泵,每一套染色模块包括染色泵、染色管、染色剂容器和喷洒管路,染色管一端与染色剂容器连通,染色管的另一端与喷洒管路一端连通,喷洒管路的另一端从胃肠镜活检口处,染色管配套设置有染色泵。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冲洗模块和染色模块配套使用,实现对冲洗和染色操作的机械控制,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实现对用量的精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胃肠镜人工智能辅助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胃肠道病变检查诊断是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待检查腔道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专业医护人员诊断。临床上通过对病变部位进行冲洗、染色等辅助手段来提升诊断效果。诊疗效果常常受到到黏膜清洁程度、胃镜光源、检查部位,以及受到诊断医生经验水平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的胃肠道病变检查是通过护士密切配合医生,对病人肠道进行冲洗、手动推注染色剂对病灶部位进行染色,人工注射染色剂导致染色剂的用量难以精准控制,也伴随着染色剂浪费与漏检的弊端。同时需要医生对比病灶周边的正常黏膜,判断是否有病变特征,对医生的依赖性强,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全程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配合难度大,且操作与切换频繁,对病灶的诊断完全依赖医生的经验,容易因各种原因而造成误诊或漏诊,如因黏膜不清洁引起的漏诊,因普通白光内镜引起的漏诊,因检查部位引起的漏诊,因医生经验不足引起的漏诊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镜人工智能辅助检查装置,对病变部位的冲洗和染色操作进行机械控制,无需人力推送液体,减少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实现对用量的精准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胃肠镜人工智能辅助检查装置,包括冲洗模块和至少一套染色模块;
所述冲洗模块包括冲洗液容器和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一端与冲洗液容器连通,冲洗管路的另一端与胃肠镜连接,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冲洗泵;
每一套染色模块包括染色泵、染色管、染色剂容器和喷洒管路,所述染色管一端与染色剂容器连通,染色管的另一端与喷洒管路一端连通,喷洒管路的另一端自胃肠镜活检口处贯穿胃肠镜流道,染色管上设置有染色泵。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冲洗泵启动,冲洗泵转动为冲洗液容器内的冲洗液提供动力,冲洗泵将冲洗液自冲洗管路输向待冲洗处,无需人工推送冲洗液。减少人力耗费。冲洗完成后操作者停止冲洗泵,启动染色泵,染色泵转动为染色剂容器内的染色剂提供所需的动力,染色泵将染色剂自染色剂容器内经染色管输送向喷洒管路,染色剂自喷洒管路的管口处喷洒向待染色处,实现对待检测部位的染色。这样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推动注射器内的染色剂,操作简单,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而设置多套染色剂模块,不同的染色剂模块内可设置不同的染色剂,操作者可根据不同的染色需求,选择不同的染色剂,启动染色泵,无需频繁更换染色剂容器,简化操作,利于使用。
同时利用按压开关进行传输控制,能够随开随停,使得冲洗或染色完成时,能够及时控制对应的泵停止,控制冲洗液或染色剂停止出料,避免多余的液体进入待检测区域而导致资源浪费,实现对所用液体用量的精准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人工智能辅助模块,所述人工智能辅助模块包括主机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冲洗模块和染色剂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主机的信号采集端与胃肠镜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8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监控和巡检的配电设备
- 下一篇:摩擦粘弹复合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