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印机串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0860.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7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精工包装彩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7/20 | 分类号: | B41F7/20;B41F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印机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胶印机串墨装置,其包括串墨辊,所述串墨辊包括同轴设置的串墨辊筒和串墨辊轴,所述串墨辊筒两端外缘设置倒角,形成导流面;所述串墨辊筒端部同轴设置有环形延伸部,所述环形延伸部外径小于串墨辊筒外径。本申请具有减少油墨在串墨辊筒端部形成固着物、减少印制疵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印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印机串墨装置。
背景技术
胶印机串墨装置的作用是通过串墨辊和匀墨辊之间的相互滚动及串墨辊同时进行的轴向串动,将油墨层捻匀、压薄。在工作时,由于串墨辊会进行轴向串动,所以在串墨辊表面附着的油墨存在趋于向两端分布的趋势,加上油墨中溶剂成分容易挥发会增加油墨的粘稠度,所以容易在串墨辊端部聚集的油墨容易形成沿周向呈环状分布或斑点状分布的油墨固着物。而串墨辊的端部在串动时是间歇性与匀墨辊接触的,这就使得固着物或半固着物容易转移至匀墨辊,进而导致印刷疵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因油墨在串墨辊端部聚集造成的印刷疵病,本申请提供一种胶印机串墨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胶印机串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胶印机串墨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串墨辊筒和串墨辊轴,所述串墨辊筒两端外缘设置倒角,形成导流面;所述串墨辊筒端部同轴设置有环形延伸部,所述环形延伸部外径小于串墨辊筒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串墨辊筒端部设置导流面,使得向两端流动的油墨趋于沿导流面流淌至环形延伸部圆周面,即便是有部分油墨聚集,也多是聚集在导流面上或环形延伸部圆周侧面,在串墨辊筒与匀墨辊接触时,这些聚集的油墨不与匀墨辊辊面接触,从而减少油墨固着物转移至匀墨辊,从而减少了印制疵病。
可选地,所述环形延伸部的圆周侧面上开有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墨可顺沿导流面流动至环槽中,减少油墨滴落。
可选地,所述环槽内设置有环形海绵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环槽容纳油墨的能力。
可选地,所述串墨辊筒的筒壁内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一端延伸至导流面、另一端延伸至环槽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墨量较大时能直接经由导流孔溢流至环槽内,被环槽内的环形海绵圈吸收,有效减少了油墨在串墨辊筒端部圆周面上的聚集,利于减少印制疵病。
可选地,所述串墨辊轴两端均设有辊轴安装座,所述辊轴安装座外壳上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刮除导流面上附着物的刮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刮刀可以刮除导流面上固着的油墨,进一步减少产生印制疵病的可能。
可选地,所述刮刀为橡胶刮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影响串墨辊筒转动,且因为橡胶刮刀具有较好的弹性,与转动的串墨辊筒上的导流面能够更好地贴合,从而使得固着的油墨能够刮除干净。
可选地,环形延伸部端部设有盖板,所述串墨辊轴贯穿盖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能够减少油墨进入串墨辊筒内部,不影响串墨辊筒的轴向串动和周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串墨辊轴和串墨辊筒之间设有两个线性轴承,所述线性轴承套设于串墨辊轴;所述串墨辊轴上还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外壁开有环形槽,环形槽的轴线与串墨辊轴轴线形成一夹角;所述串墨辊筒内部设有定位滚珠,所述定位滚珠卡入环形槽;还包括传动辊筒,所述传动辊筒与串墨辊筒抵接;所述传动辊筒端部同轴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串墨辊轴端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齿数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精工包装彩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精工包装彩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0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装饰用自适应式照明装置
- 下一篇:陶瓷泥料多级造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