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体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1493.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涛;荣凤翔;何欣;冉启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6 | 分类号: | F02F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南华渝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郭桂林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缸体 散热 结构 | ||
为了解决现有缸体散热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缸体散热结构,包括缸体,缸体底部的前后侧均设置有支撑座,在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散热筋片;还包括第二散热筋片,所述第二散热筋片位于缸体表面,其与缸体燃烧腔室相对应。本申请通过在缸体表面选定位置处设置第一散热筋片和第二散热筋片,增加了缸体表面积,改善了发动机缸体的散热效果,并且由于不对缸体内部进行散热孔道加工,不仅不会对缸体结构带来不利影响,反而因为设置散热筋片还能增加缸体的结构强度,提高缸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缸体使用的可靠性,以及提高了缸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缸体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缸体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包括缸体,以及缸体内的各种运动件和固定件。发动机是通过燃油转换为机械能进而带动其他部件运转,其中燃油在转换过程中有近1/3的能量是转换成热能散发到环境中,其中发动机燃烧腔室部分热量最大,急需进行有效散热才能取保发动机输出功率;其次是位于发动机底部的润滑油也需进行有效散热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水冷散热结构,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393305U所公开的外置水泵水冷发动机,其在缸体和缸头内设置冷却水道,冷却水在冷却水道内流通带走发动机热量。因为冷却水的比热较大,换热系数高,所以这种结构冷却效果较好。但由于需要在缸体或缸头内加工冷却水道,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冷却水道加工困难,由于缸体或缸头都属于异形工件,并且内部结构复杂,同时冷却水道又属于细长孔,因此存在加工困难,提高了加工成本。
第二,由于缸体作为发动机基础,要求其承载能力强,结构刚度好,当在缸体内加工冷却水道后,影响其整体的受力变形,降低了整体结构刚度,进行降低了缸体寿命。
因此,如何改善发动机缸体的散热效果成为通用发动机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缸体散热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缸体散热结构,其目的在于改进缸体散热结构,并且能确保缸体结构强度,提高缸体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缸体散热结构,包括缸体,缸体底部的前后侧均设置有支撑座,在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散热筋片;还包括第二散热筋片,所述第二散热筋片位于缸体表面,其与缸体燃烧腔室相对应。
本申请结构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在缸体表面设置散热片,采用风冷模式,利用散热片增大缸体表面积,进而增大缸体散热量的原理对缸体进行散热。具体地,在本申请中缸体底部前后两侧一体形成有两个支撑座,或者在前侧形成有一组前支撑座,其中一组前支撑座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前支撑座;缸体的后侧也形成有一组后支撑座,通过支撑座形成对缸体的支撑结构。在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位于缸体的底部表面一体形成有一组第一散热筋片,其中一组第一散热筋片至少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散热筋片,多个第一散热筋片并列设置;通过第一散热筋片增加了缸体底部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缸体底部的散热能力,以利于缸体内润滑油的散热;同时在本申请中还包括一组第二散热筋片,其中第二散热筋片位于缸体表面,与缸体燃烧腔室相对应,即在缸体燃烧腔室所对应的缸体表面处,并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散热筋片,第二散热筋片在缸体表面呈周向设置,通过设置第二散热筋片,也增加了缸体对应位置的表面积,提高了发动机燃烧室的散热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缸体表面选定位置处设置第一散热筋片和第二散热筋片,增加了缸体表面积,改善了发动机缸体的散热效果,并且由于不对缸体内部进行散热孔道加工,不仅不会对缸体结构带来不利影响,反而因为设置散热筋片还能增加缸体的结构强度,提高缸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缸体使用的可靠性,以及提高了缸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缸体散热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缸体散热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1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