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具的升降动力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1701.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8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斌;莫奕田;简炳根;黎伟文;陈土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小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3 | 代理人: | 翁子毅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动力 传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的升降动力传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锅体、以及设置在锅体内的料盘,锅体上设置有柔性条和传动齿环;柔性条设置在锅体外侧、且与料盘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传动齿环设置在锅体底部外侧、且与动力装置驱动连接,并将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分配至外侧的柔性条上;锅体底部还设置有发热区域;柔性条通过传动齿环、动力装置的配合往复活动在锅体外侧、且在往复活动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料盘上下升降在发热区域上方。外侧设置的传动齿环、动力装置在装配后不但能减少占用锅体底部空间,使锅体底部能够增加发热区域对料盘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处理,同时还能保证料盘能够实现平稳的上下升降,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的升降动力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火锅作为一种即煮即食的餐饮美食方式,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喜爱。传统的火锅用餐中,存在着菜品煮在锅里而人们都看不到菜品的具体位置,只能用筷子或者勺子在锅内捞来捞去从汤中捞出菜品的现象,不但操作不便,用餐时间长,有些食物长时间没有被捞出、或者被勺子打碎而捞不起,造成其营养的流失,还会导致食客在捞菜品时经常错捞出菜品或底料。
因此市面上出现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火锅炉,通过驱动放置在锅体内的料盘在升降过程中将食物中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方便用户夹起食物,避免烹煮时间过长。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升降火锅中用于驱动料盘的升降结构(例如:丝杆)往往设置在锅体的中心位置,并垂直凸出锅具,影响锅具的观感,而且容易出现漏水等问题,另外,利用中心位置的方式对料盘进行驱动,不但占用了锅体底部空间,导致锅具体积较大,而且其驱动平稳性也较差,同时也由于料盘上放置的食物很难保证产生相同的重力,料盘在升降过程中无法保证外侧处于平衡状态,很容易出现倾斜问题,会造成料盘与锅体内壁产生碰撞,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使用时间长还会造成升降结构损坏,导致料盘无法升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锅具的升降动力传动结构,其作用是将锅具的升降动力的分配至锅体外侧,减少升降动力占用锅体底部空间,使锅体底部能够增加电磁、或电陶、或其他加发热元件的同时,还能使料盘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其外侧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从而确保料盘能够进行平稳上下升降。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锅具的升降动力传动结构,包括动力装置、锅体、以及设置在锅体内的料盘,其特征在于:锅体上设置有柔性条和传动齿环;所述的柔性条设置在锅体外侧、且与料盘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的传动齿环设置在锅体底部外侧、且与动力装置驱动连接,并将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分配至外侧的柔性条上;所述的锅体底部还设置有发热区域;所述的柔性条通过传动齿环、动力装置的配合往复活动在锅体外侧、且在往复活动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料盘上下升降在发热区域上方。
所述锅体外侧还设置有过渡轮;所述的柔性条自适应绕设在过渡轮上、且通过过渡轮与传动齿环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至少包括电机,电机位于锅体底部、且其动力输出端直接或间接与传动齿环驱动连接;所述的传动齿环通过电机的驱动转动在锅体底部外侧、且在转动时将动力分配至外侧的柔性条上。
所述锅体外侧阵列有若干个立柱,若干个立柱分别沿锅体外侧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柔性条经过渡轮的转向过渡后分别自适应绕设在传动齿环和若干个立柱上;所述的传动齿环在转动时将动力均匀分配至外侧若干个立柱的柔性条上。
所述柔性条设置有一个、且内端自适应绕设在传动齿环上,并与传动齿环传动连接,中部自适应绕设在过渡轮上,外端均布式自适应绕设在若干个立柱上。
或者,所述的柔性条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柔性条内端分别自适应绕设在传动齿环上、且与分别传动齿环传动连接,中部分别自适应绕设在过渡轮上,外端分别自适应绕设在若干个立柱上。
所述立柱上下位置分别转动设置有上转向轮和下转向轮;所述的柔性条外端自适应绕设在上转向轮上,中部自适应绕设在下转向轮后、再自适应绕设在过渡轮上,内端通过过渡轮的转向过渡后自适应绕设在传动齿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小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小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1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基坑开挖用坑壁支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以实现锥度精确加工的机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