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组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2277.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27;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锂电池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锂电池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组的连接结构,包括软包电池组,所述软包电池组的外部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安装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前表面粘结有软垫层,且软垫层的表面与软包电池组的外壁紧贴在一起,所述连接套的顶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设为条形状,且等距分布在连接套的顶面,所述连接套的底面一端内部安装有第一磁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包电池组的外部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外壁表面开设有孔洞,还节省了连接装置的材料,更为经济,并且连接套的外壁开设的孔洞有助于软包电池组散热,当软包电池组损坏时,连接套不会约束其形成涨包,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包锂电池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组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软包锂电池只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气裂开,软包电池,而不像钢壳铝壳电芯那样会发生爆炸,具有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设计灵活的特点。
现有的软包锂电池组拆卸比较麻烦,连接装置过于复杂,而且拆卸后无法继续使用,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组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连接装置过于复杂,不方便拆卸,而且在拆卸后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组的连接结构,包括软包电池组,所述软包电池组的外部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安装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前表面粘结有软垫层,且软垫层的表面与软包电池组的外壁紧贴在一起,所述连接套的顶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设为条形状,且等距分布在连接套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底面一端内部安装有第一磁块,所述连接套的底面连接有底垫层,所述底垫层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磁块,且第一磁块吸附在第二磁块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垫层的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软包电池组的底面紧贴。
优选的,所述软包电池组的底面对称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外壁表面等距焊接有圆片。
优选的,所述软包电池组的一侧安装有电线保护套,所述电线保护套的内部安装有两根电池线。
优选的,所述电池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两侧均安装有绝缘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包电池组的外部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外壁表面开设有孔洞,还节省了连接装置的材料,更为经济,并且连接套外壁开设的孔洞有助于软包电池组散热,当软包电池组损坏时,连接套不会约束其形成涨包,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配合使用,使得连接套形成一个密闭的整体结构,并且在拆卸时,只需要将连接套一端的第一磁块与底垫层内的第二磁块分离,拆卸简单,连接装置可循环使用,更为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连接块;2-电线保护套;3-连接套;31-支撑骨架;32-软垫层;4-孔洞;5-软包电池组;6-电池线;7-底垫层;8-圆片;9-连接片;10-绝缘块;11-凹槽;12-第一磁块;13-第二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2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垫
- 下一篇: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全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