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光学陷阱技术的迷宫结构及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3041.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1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付宏君;徐宏恩;吴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联迪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张东浩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光学 陷阱 技术 迷宫 结构 探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光学陷阱技术的迷宫结构及探测器,所述迷宫结构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面设置有呈均匀环形阵列的若干迷宫围墙;所述顶盖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锥体结构;所述迷宫围墙由互相垂直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组成,所述第二隔板位于第一隔板末端;相邻的所述迷宫围墙之间为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开口向外开敞。本实用新型采用外部宽敞的开口的烟气通道,方便烟气进入;内部烟气出口渐窄使烟气平缓弥漫入腔体且不会迅速从对侧流出,维持烟气在采样区时间,比同类产品报警更迅速且保证报警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采用有直角弯结构的迷宫围墙,有效减小气流直接进入腔体速度,阻挡了沙尘,减少因灰尘等因素造成污染对探测器的误报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探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光学陷阱技术的迷宫结构及探测器。
背景技术
探测器迷宫作为探测器的关键零件之一,对探测器的烟探敏感程度及防尘防误报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火灾发生时,探测器能否准确及时地报警,在环境污染严重,大量粉尘的地区能否减少误报,都成为探测器迷宫研发时主要考虑的问题。光电感烟探测器感烟的原理为通过光电信号,接收烟雾粒子数据来实现判断报警,但常见迷宫接收时受迷宫本身腔体结构影响,使探测器采集的数值离散性较大,影响探测器的一致性,尤其以能防误报的探测器影响更大。受光电感烟报警探测器工作原理限制,发光元件光强度加大则报警灵敏度提高,同时误报率也会提升;降低发光元件光强度,会减少误报率,但报警灵敏度会下降,会发生延迟报警,甚至于漏报情况。
另外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探测器迷宫过于追求小巧,考虑节约空间等问题,没有足够的空间设计迷宫回路结构或回路过于简单,甚至取消回路结构,仅以过滤网代替,诸如此类的结构都使迷宫的防尘性能、烟在腔体内的滞留时间大打折扣,不利于接收装置采集数据,使探测器性能和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还有一些迷宫的结构受到探测器中其他相关零件结构的制约,使迷宫回路排布不均,不同方向开口数不同导致探测器受方向性影响严重,即部分方向报警正常,部分方向不够灵敏的现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过大的地区,如:西部地区的列车,经常穿行于沙尘之中,探测器极易堆积灰尘,造成污染,影响性能。细小的灰尘可能造成误报,使探测器无法正常工作。
专利号为201822063418.3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迷宫式光学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的底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呈久字形状的格栅,且每一个格栅的右侧弧形板插入与其右侧相邻的格栅左侧凹陷部内,每一个格栅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不规则多次折弯形状的气流通道,用于输入外界空气;格栅的底部与底板固定;底板上安装有光电式探测装置,对多个格栅围设形成的探测腔进行空气探测,气流通道与探测腔连通,外界光经气流通道至少四次反射后进入探测腔,气流通道宽度大于等于1.5毫米。其结构减少外界光对光电式探测装置的光探测干扰,提升探测精准度,使得在在阴燃火灾中快速探测响应。
然而上述光学探测器的迷宫结构的气流通道过于曲折复杂,影响了烟气的弥散速度;而且上述光学探测器由于探测器结构的原因,需要应用严格的数学模型来分析数据,不利于区分复杂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光学陷阱技术的迷宫结构及探测器,减少因灰尘及复杂工况环境造成的干扰,使探测器的数据采集优化,从而降低误报率,并且比同类产品报警更迅速。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光学陷阱技术的迷宫结构,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面设置有呈均匀环形阵列的若干迷宫围墙;所述顶盖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锥体结构,所述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位于所述锥体结构下方;所述迷宫围墙由互相垂直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组成,所述第二隔板位于第一隔板末端;相邻的所述迷宫围墙之间为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开口向外开敞。
进一步的,所述锥体结构的顶角为139度,所述锥体结构的底边位于所述迷宫围墙内。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迷宫围墙的第一隔板之间夹角为15度且夹角向外张开;相邻的两个所述迷宫围墙的第二隔板之间夹角为15度且夹角向内收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联迪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联迪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3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太阳能铝合金边框
- 下一篇:一种自动识别分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