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盖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5113.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刚;任宽;王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文小莉;臧建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 总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总成及车辆,包括顶盖本体以及与所述顶盖本体相连接的前横梁和顶盖梁,所述前横梁与所述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加强腔体,所述顶盖梁与所述顶盖本体之间分别形成第二加强腔体和第三加强腔体。通过拉伸顶盖总成的整体高度,取消后横梁,设有长条型腔体结构的“W”型前横梁和“几”字形顶盖梁,在顶盖天窗的外边缘处设有多筋槽结构,以形成多个加强腔体结构,增强了前横梁、顶盖梁对于顶盖本体的承载、受压、和抗形变能力,增大了驾驶室的高度空间和实现了顶盖总成轻量化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了气囊座椅后,由于气囊座椅在驾驶途中发生的上下摆动,而带动人体产生上下摇摆,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严格,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性要求提高以及整车价格持续下探的压力下,驾驶室内部空间越来越大和车身轻量化已成为车企的重点发展趋势。通常为了提高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会在驾驶室配备气囊座椅,在驾乘时气囊座椅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又能对驾驶员的腰部起到支撑和包裹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驾驶员长期驾驶的疲惫。
目前,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作为汽车顶上的外覆盖件顶盖,用于使车身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结构,抵抗空气阻力,引导排水,防止外部杂物的进入,并保护乘客的安全。顶盖总成通常由顶盖骨架和顶盖本体连接而成,顶盖骨架通常包括:前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顶盖横梁多为均匀的长条型腔体结构,用于支撑、承载顶盖本体的重量。
然而,由于气囊座椅是利用空气气压为座椅载体,让柔软的座椅安置在一个大气球上,来自路面和车体的颠簸,会被气球的气压波动减缓吸收,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所以气囊座椅的配备会使得驾驶员头部距离顶盖尺寸缩小,进而导致驾驶室空间高度不足,影响驾乘者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总成及车辆,用于解决轻型卡车上配备气囊座椅后使得驾驶员头部距离顶盖尺寸缩小、驾驶室空间高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可实现轻卡驾驶室顶盖的轻量化,确保驾驶员驾乘时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总成,包括顶盖本体以及与所述顶盖本体相连接的前横梁和顶盖梁,所述前横梁与所述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加强腔体,所述顶盖梁与所述顶盖本体之间分别形成第二加强腔体和第三加强腔体。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前横梁为长条型腔体结构、截面为“W”型横梁。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前横梁的外边缘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顶盖本体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顶盖梁为长条型腔体结构,且所述顶盖梁的纵向截面呈“几”字形横梁;
且所述顶盖梁的部分区域与所述顶盖本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加强腔体。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顶盖梁的外边缘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顶盖本体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顶盖梁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顶盖本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加强腔体。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顶盖梁的宽深比小于1。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顶盖本体上开设有向外凸起的顶盖天窗,所述顶盖天窗边缘设有多筋槽结构;
和/或,所述顶盖本体上开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对发光装置进行支撑。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顶盖本体高度为100-35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顶盖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5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衬轴承辊位置变化的斜楔式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瓿灌装封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