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5826.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3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卢云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丰润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H01H4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苗广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清湖社区清湖村宝能科技园9栋9楼I、J、K、***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电流 干扰 保护 电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及装置。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包括主控电路及继电器,主控电路的控制端与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通过主控电路采集控制信号波,根据控制信号波生成导通信号,在所述继电器的公频交流电为零点电位时,将导通信号发送至继电器,继电器接收所述导通信号,以使继电器的开关根据导通信号在公频交流电为零点电位时闭合,主控电路通过公频交流电零点电位时刻精准控制继电器导通,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引起的电流冲击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交流电技术领中,对公频交流设备的控制通常使用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等,利用其电磁力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机械开关来控制导通或关闭。目前,传统控制方式相比于基于半导体器件的固态继电器、可控硅等控制方式虽然具有内阻小,损耗低,功率大等特点。但因传统继电器内阻小,在其负载功率足够大时,在电磁继电器开关在导通的或关闭的瞬间,易导致有极大的电流出现,从而形成脉冲干扰。这种脉冲干扰能量强,谐波丰富,可导致各种无线通信设备出现极大误包率,甚至是中断无线通信。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继电器精准导通或者关闭,易在工作过程中引起电流干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所述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包括:主控电路及继电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用于采集控制信号波,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波生成导通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继电器的公频交流电为零点电位时,将所述导通信号发送至所述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用于接收所述导通信号,以使所述继电器的开关根据所述导通信号在公频交流电为零点电位时闭合。
可选地,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单片机;所述主控单片机的控制端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还包括降压整流电路,所述降压整流电路包括整流桥;
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分别与交流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与第四端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采集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降压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正极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还包括光电隔离电路,所述光电隔离电路包括光电隔离模块;
所述光电隔离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隔离模块的信号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采集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止电流干扰的保护电路还包括波形整形电路,所述波形整形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采集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可选地,所述波形整形电路还包括施密特触发器;
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采集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波形整形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丰润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丰润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5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清理的养牛食槽
- 下一篇:一种温度试验箱光学玻璃窗控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