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血清中曲唑酮血药浓度含量检测的血液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6312.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5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波;郑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和合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25/26 |
代理公司: | 枣庄小度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2 | 代理人: | 郑素娟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血清 中曲唑酮血药 浓度 含量 检测 血液 存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血清中曲唑酮血药浓度含量检测的血液存储装置,包括储存箱,储存箱的顶部通过铰链铰接有顶盖,顶盖的正面与储存箱的正面通过插销固定连接,顶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储存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存箱用于对顶盖、安装筒和第二安装板进行安装,通过设置顶盖用于对第三安装板进行安装,通过设置第一海绵用于对容纳瓶对进行保护,同时解决了现有的血液存储装置不方便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导致血液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容纳瓶破裂,导致血液外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存储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血清中曲唑酮血药浓度含量检测的血液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黏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为8—9天,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
现有的医学检验科需要对其血液进行采集保存,用于后续的检测,在收集完毕后需要将血液运送至检验科,现有的血液存储装置不方便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导致血液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容纳瓶破裂,导致血液外泄,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血清中曲唑酮血药浓度含量检测的血液存储装置,具备能够对盛放血液的容纳瓶进行保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血液存储装置不方便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导致血液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容纳瓶破裂,导致血液外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血清中曲唑酮血药浓度含量检测的血液存储装置,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顶部通过铰链铰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正面与储存箱的正面通过插销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所述储存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壳,所述储存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底座,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个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底部与储存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底部贯穿至安装筒的内部,所述安装筒的底部且位于顶杆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通槽,所述限位壳经安装通槽贯穿至第二安装板的内部,所述限位壳相对远离的一侧且位于安装通槽的内部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限位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海绵。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且位于安装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靠近限位壳的一侧与限位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第三安装板的顶部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存箱用于对顶盖、安装筒和第二安装板进行安装,通过设置顶盖用于对第三安装板进行安装,通过设置第一海绵用于对容纳瓶对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板用于对限位壳进行安装,通过设置限位壳用于对容纳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用于对橡胶底座进行安装,通过第一安装板和橡胶底座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容纳瓶进行限位的同时实现将容纳瓶向上顶,在与第一海绵的配合下实现对容纳瓶进行挤压固定,从而增加容纳瓶的稳定,同时解决了现有的血液存储装置不方便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导致血液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容纳瓶破裂,导致血液外泄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和合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和合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6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