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发光法气体检测混气装置及气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89419.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2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广群;钟迎娟;戈燕红;武文豹;贺理;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1/01;G01N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莹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发光 气体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化学发光法气体检测混气装置及气体检测装置,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所述化学发光法气体检测混气装置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外套管帽以及反应室。外套管与第一气体入口连接,内套管与第二气体入口连接,外套管帽设置在反应室内,外套管帽包括预混室,预混室的侧壁设有连通反应室的通孔。内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且内套管与外套管均插入到外套管帽的预混室中。由此,从第一入口进入的臭氧与从第二入口进入的氮氧化物在预混室内充分混合后,经过预混室上的通孔流入到反应室内。通过以上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氮氧化物与臭氧混合得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法气体检测混气装置及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物质燃烧生成的NO和NO2的统称。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汽车(包括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尾气和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烟气是目前氮氧化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排入到大气中的NOx一方面溶于水后形成酸雨;另一方面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传统的氮氧化物测定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电化学法、激光诱导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差分吸收光谱法等,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化学发光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稳定可靠等优点成为目前氮氧化物测定的主流方法。
但是,在目前的化学发光法中,在分析仪的反应室,气体行程短,氮氧化物和臭氧直接被吸入反应室,在反应室内混合,臭氧与氮氧化物混合不充分,导致化学反应并不充分,荧光效率不高,从而会导致检测的氮氧化物浓度不是特别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分析仪的反应室中,臭氧与氮氧化物混合不充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化学发光法气体检测混气装置,所述化学发光法气体检测混气装置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外套管帽以及反应室;内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外套管与第一气体入口连接,内套管与第二气体入口连接;外套管帽设置在反应室内,外套管帽包括预混室,预混室的侧壁设有连通反应室的通孔;内套管与外套管均插入到外套管帽的预混室中。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内套管与外套管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外套管通过第一气体管路与第一气体入口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内套管通过第二气体管路与第二气体入口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反应室的内壁镀金。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反应室设有荧光出口,荧光出口用于与PMT检测管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荧光出口内设置有滤光片。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化学发光法气体检测混气装置还包括排气口,反应室设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与排气口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排气口内设有抽气泵。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气体检测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学发光法气体检测混气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9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漏盖板安装结构
- 下一篇:卫生间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