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站手动盘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92009.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7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辉;伍刚;王涛;谭祥帅;辛志波;蔺奕存;令彤彤;闫文辰;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手动 装置 | ||
一种电站手动盘车装置,包括固定环形成的完整的圆弧形结构,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环体内槽,所述固定环的外圈设置有环体连接块,所述环体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圈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环的内圈设置有防滑层,所述环体内槽的内圈设置有外接柱,所述外接柱的外圈设置有施力杆,所述施力杆的外圈设置有橡胶软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接柱的安装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的盘车需要,从不同的位置将施力杆与外接柱进行连接,进而方便从不同的位置对手动盘车装置进行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盘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站手动盘车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盘车”是指在启动电机前,用人力将电机转动几圈,用以判断由电机带动的负荷、即机械或传动部分是否有卡死而阻力增大的情况,从而不会使电机的启动负荷变大而损坏电机,所以,一般在停机一个班、即8小时后,再启动电机时,就要盘车,目前在电站工作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电机,这些电机经常需要进行盘车,现在的手动盘车装置操作困难,且不易携带,而且都只能进行单人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站手动盘车装置,通过外接柱的安装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的盘车需要,从不同的位置将施力杆与外接柱进行连接,进而方便从不同的位置对手动盘车装置进行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站手动盘车装置,包括固定环1形成的完整的圆弧形结构,所述固定环1的内侧设置有环体内槽2,所述固定环1的外圈设置有环体连接块4,所述环体连接块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螺栓5,所述连接螺栓5的外圈设置有固定螺母6,所述固定环1的内圈设置有防滑层7,所述环体内槽2的内圈设置有外接柱8,所述外接柱8的外圈设置有施力杆11,所述施力杆11的外圈设置有橡胶软套14。
所述固定环1为半圆弧形结构,共有两个,两个固定环1一端以转轴3的圆心为对称轴左、右安装,另一端设置有环体连接块4。
所述环体连接块4为长方形结构的连接块,共有两块,每块环体连接块4的内侧均设置有水平贯穿的通孔,且通孔的尺寸与连接螺栓5的尺寸相匹配,连接螺栓5通过固定螺母6固定。
所述防滑层7为圆弧形结构的橡胶层,共有两个,两个防滑层7对称安装设置,两个防滑层7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弧形结构,且组成的圆弧与两个固定环1组成的圆弧为同心圆弧。
所述外接柱8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共有十二个,每两个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外接柱8平行安装设置,组与组之间对称的安装于固定环1外圈的位置,外接柱8的数量与环体内槽2的数量相同。
所述外接柱8包括连接端块9、固定端块10,所述连接端块9与固定端块10均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设置,连接端块9与固定端块10的周长相同,连接端块9的长度大于固定端块10的长度,固定端块10的尺寸与环体内槽2的尺寸相匹配,固定端块10焊接的嵌入环体内槽2的内侧,连接端块9的外圈均设置有连接螺纹。
所述施力杆11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共设置有多根,施力杆1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12,第一连接口12的内圈直径与连接端块9外圈的直径相匹配,施力杆1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13,所述第二连接口13连接加长杆15。
所述加长杆15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加长杆15的一端设置有加长杆连接端16,加长杆连接端16的外圈设置有连接螺纹,加长杆连接端16外圈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口13内圈的直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2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带温度检测线三眼插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精简的超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