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对轻量纤维状泥土的落土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92635.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9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熊小江;岛本讲平;土井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矢崎机械贸易有限公司;洋马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A01G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对 纤维状 泥土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对轻量纤维状泥土的落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主体,以及驱动装置;搅拌机主体呈箱形结构;搅拌机主体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以及若干与第一搅拌轴连接的搅拌棒;若干搅拌棒以第一搅拌轴的轴线为轴,螺旋环绕设置;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轴,以及若干与第二搅拌轴连接的搅拌圆盘;每一搅拌圆盘均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板状结构;第二搅拌轴穿过每一搅拌圆盘的中心位置;每一搅拌圆盘与第二搅拌轴之间的最大夹角均为100度至160度;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均由驱动装置驱动。本实用新型解决纤维状的泥土和基质土料斗内形成架空导致的下土不均匀现象,减少搅拌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秧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应对轻量纤维状泥土的落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蔬菜、烟草,花卉苗育秧用播种流水线是工厂化育秧的主要装备,包括秧盘供送、铺底土、压实、播种、覆表土、淋洒水、取叠盘等关键工序。
其中,铺底土和覆表土需要用到纤维状的泥土和基质土,但是市面上纤维状的泥土和基质土往往都掺有椰棕、秸秆等粉碎的纤维,在使用育秧用播种流水线铺底土和覆表土时,料斗内的纤维状的泥土和基质土容易形成架空现象,导致不能下土,或下土不均匀现象。
虽然,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搅拌机构,但是搅拌棒采用硬材质,阻力大,往往需要单独设置马达或和其他机构设置大功率马达。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
因此,如何解决纤维状的泥土和基质土料斗内形成架空导致的下土不均匀现象,减少搅拌阻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接续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应对轻量纤维状泥土的落土搅拌装置,实现的目的是解决纤维状的泥土和基质土料斗内形成架空导致的下土不均匀现象,减少搅拌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对轻量纤维状泥土的落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主体,以及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搅拌机主体呈箱形结构;
搅拌机主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对准输送带的位置设有出料口;
所述搅拌机主体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以及三组以上与所述第一搅拌轴连接的搅拌棒;
若干所述搅拌棒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轴线为轴,螺旋环绕设置;
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轴,以及若干与所述第二搅拌轴连接的搅拌圆盘;
每一所述搅拌圆盘均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搅拌轴穿过每一所述搅拌圆盘的中心位置;
每一所述搅拌圆盘与所述第二搅拌轴之间的最大夹角均为100度至160度;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均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主体下部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平行的两块侧壁为倾斜设置的斜侧壁;
两块所述斜侧壁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两侧;每一所述斜侧壁距离所述第一搅拌轴距离均与长度最长的所述搅拌棒相配。
优选的,若干所述搅拌圆盘根据距离所述第二搅拌轴两端的距离分成两组,每一组中的每一所述搅拌圆盘距离所述第二搅拌轴相应一端的距离均小于距离另一端的距离;
两组所述搅拌圆盘根据所述第二搅拌轴在所述搅拌机主体部分的中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主体的所述进料口设有辅助料斗;所述辅助料斗呈去头的锥形,下端开口与所述进料口相配,上端开口尺寸大于所述进料口。
更优选的,所述辅助料斗的上端开口设有防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矢崎机械贸易有限公司;洋马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上海矢崎机械贸易有限公司;洋马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2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孔式喷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