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93207.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3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萧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敏辉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抗浮锚杆上 活瓣桩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包括竖直设置的套管以及铰接在其下端的活瓣瓣片,所述套管和活瓣瓣片的外侧侧壁靠近铰接处分别设置有固定加筋板和活动加筋板,所述固定加筋板和活动加筋板均竖直设置,所述活瓣瓣片闭合角度设置为小于15°,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和瓣片铰接处采用竖向肋筋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套管和瓣片的强度,结合活瓣闭合角度降低,使得在灌桩料和锚杆作用下方便张开,避免复杂内外套管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难度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工程专用的板桩墙,桩或其他结构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淤泥层、砂土层地质或软弱层微型桩地质处理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
背景技术
抗浮锚杆遇到水量较大砂层或淤泥层难以干成孔,传统成孔工期长、扬尘大及产生较多外运渣土,借鉴沉管灌注桩技术可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03270385.6的申请文件活瓣桩尖,采用内外套管、上下凸缘、合页铰接等做法解决活瓣桩尖上升时土挤压导致活瓣张开困难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桩尖加工难度,水平铰接合页容易脱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该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通过套管和瓣片铰接处采用竖向肋筋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套管和瓣片的强度,结合活瓣闭合角度降低,使得在灌桩料和锚杆作用下方便张开,避免复杂内外套管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难度低。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包括竖直设置的套管以及铰接在其下端的活瓣瓣片,所述套管和活瓣瓣片的外侧侧壁靠近铰接处分别设置有固定加筋板和活动加筋板,所述固定加筋板和活动加筋板均竖直设置,所述活瓣瓣片闭合角度设置为小于15°。
进一步,所述活瓣瓣片闭合角度设置为14°。
进一步,所述活动加筋板设置为1个且位于活瓣瓣片中部,所述固定加筋板设置为1对,1对所述固定加筋板之间设置有容纳活动加筋板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套管底部焊接有延伸出套管侧壁的焊接螺母,所述活瓣瓣片顶部焊接有延伸出活瓣瓣片侧壁的焊接螺母I,所述套管和活瓣瓣片之间铰接有套装在焊接螺母和焊接螺母I上的销轴。
进一步,所述销轴两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处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
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母与焊接螺母I或焊接螺母靠接处设置有焊接部。
进一步,所述销轴设置为弧形销,所述弧形销套装在焊接螺母和焊接螺母I处设置为弧形杆。
进一步,所述固定加筋板底部设置有铰接孔,所述活动加筋板顶部设置有铰接孔I,所述套管和活瓣瓣片之间铰接有套装在焊接螺母、铰接孔、铰接孔I和焊接螺母I上的销轴I,所述销轴I两端设置有螺纹I,所述螺纹I处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I。
进一步,所述活瓣瓣片设置为4片,所述活瓣瓣片横截面设置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通过套管和瓣片铰接处采用竖向肋筋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套管和瓣片的强度,结合活瓣闭合角度降低,使得在灌桩料和锚杆作用下方便张开,避免复杂内外套管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难度低。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增加锚杆施工速度,传统一天20-30根,可以增加至一天60-70根,另外大大降低因锚杆气动成孔带来的扬尘和渣土,桩尖加工和拆卸便利,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插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拔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浮锚杆上的活瓣桩尖的分解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敏辉,未经叶敏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3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托料微调定位挡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挥发有机物气体处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