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便携式荧光定量PCR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97235.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6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圆圆;田辉;孙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6 | 分类号: | C12Q1/686;C12M1/38;C12M1/3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便携式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包括PCR反应管,所述PCR反应管上设置分叉光纤,所述分叉光纤包括光纤束端和光纤分支端,所述光纤束端包括中心激光路径和围绕中心激光路径间隔排列的光源激发路径和荧光检测路径,所述光纤分支端上设置有第一光源激发装置、第二光源激发装置和荧光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光源激发装置固定在中心激光路径所在的光纤分支端处,所述第二光源激发装置固定在光源激发路径所在的光纤分支端处,所述荧光检测装置固定在荧光检测路径所在的光纤分支端处实现微量样本的快速、便携检测,在分子诊断、精准医疗、体外检测和及时诊断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R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便携式荧光定量PCR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作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核酸体外扩增和定量检测的一项核心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精准医疗、传染病防治等诸多领域。因此,PCR技术极大的推动了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PCR检测技术的革新,第二代PCR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其代表性的检测装置主要有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的QuantStudio分析系统、Bio-Rad公司的CFX96分析系统、Roche公司的LightCycler 480分析系统以及西安天隆公司研发的Gentier 96医用PCR分析系统。
现有的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检测灵敏度高、功能性强、界面友好。但由于其温度控制模块通常采取集成半导体加热元件或空气热循环的金属加热-制冷模式,因此经历数十个循环往复的变性-退火-延伸PCR扩增过程,往往需要消耗较长的反应时间,导致检测效率不足。
此外,较大的温度控制模块也不利于检测装置微型化和便携化。并且,现有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装置的光学检测系统往往需要多种镜头相互配合,光路设计复杂、光路距离较长,导致较高的光学损耗并降低了信噪比,并且荧光检测系统庞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便携式荧光定量PCR检测装置。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便携式荧光定量PCR检测装置,包括PCR反应管,所述PCR反应管上设置分叉光纤,所述分叉光纤包括光纤束端和光纤分支端,所述光纤束端包括中心激光路径和围绕中心激光路径间隔排列的光源激发路径和荧光检测路径,所述光纤分支端上设置有第一光源激发装置、第二光源激发装置和荧光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光源激发装置固定在中心激光路径所在的光纤分支端处,所述第二光源激发装置固定在光源激发路径所在的光纤分支端处,所述荧光检测装置固定在荧光检测路径所在的光纤分支端处。
所述光纤束端上设置有光-热加热柱,所述光-热加热柱固定在光纤束端的中心激光路径处。
所述光-热加热柱为纳米金棒,所述纳米金棒内含有固化溶剂。
所述第一光源激发装置为激光器,所述激光器通过中心激光路径所在的光纤与光-热加热柱光连接。
所述第二光源激发装置包括光源和激发光滤光片,所述光源通过激发光滤光片与光源激发路径所在的光纤光连接。
所述荧光检测装置包括发射滤光片和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通过发射滤光片与荧光检测路径所在的光纤光连接。
所述PCR反应管包括密封薄膜和不透光外管,所述密封薄膜设置在不透光外管上,所述密封薄膜为透明弹性密封薄膜。
所述PCR装置内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固定在PCR反应管一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便携式荧光定量PCR检测装置,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7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