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气囊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97610.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0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隆士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1 | 分类号: | B60R21/21;B60R21/237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气囊 卷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汽车侧气囊卷绕机,包括机架、卷绕功能部以及喂料单元。卷绕功能部由机架进行支撑,且当其发生动作时以完成对汽车侧气囊的卷绕成型工作。喂料单元亦由机架进行支撑,且布置于卷绕功能部的一侧。喂料单元包括有滑移块、前置安装板、直线驱动部以及料带夹持组件。前置安装板呈竖置状,且布置于机架的正前方。前置安装板与滑移块固定为一体。滑移块同时被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第三传动轴组件所穿越,且可拖动前置安装板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滑移运动。料带夹持组件用于夹紧/放松待卷绕料带,其布置于前置安装板的正前方。直线驱动部与前置安装板相固定,以驱动料带夹持组件沿着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侧气囊卷绕机。
背景技术
侧气囊是安装在座椅外侧的,目的是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目前,高端车型前排座椅以及后排座椅的左、右侧向均配置侧气囊,目的是为了减缓侧面撞击对乘坐人员所造成的伤害,避免躯干与门板直接发生碰撞。
一般来说,汽车侧气囊均借助于卷绕机进行卷制成型。卷绕机包括有机架、卷绕单元。卷绕单元由机架进行支撑,且布置于机架的正前方,以将料带最终卷制为汽车侧气囊。然而,在卷绕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料带仅在卷绕单元卷绕拉力的作用下被动地喂入,而其未卷制端始终保持于自由状态,不能对料带自身的张紧度进行控制,进而极易导致最终所成型汽车侧气囊较为蓬松,不能满足客户检验标准,不良品率较高。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汽车侧气囊卷绕机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汽车侧气囊卷绕机,其包括机架、卷绕功能部、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以及第三传动轴组件。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第三传动轴组件均由机架进行支撑,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依序进行排布。卷绕功能部布置于机架的正前方,且其由多个沿着左右方向进行线性阵列的卷绕单元构成。卷绕单元均同时套设于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第三传动轴组件上。当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第三传动轴组件启动时,卷绕单元发生动作以完成对汽车侧气囊的卷绕成型工作。另外,该汽车侧气囊卷绕机还包括有喂料单元。喂料单元亦由机架进行支撑,且布置于卷绕功能部的一侧。喂料单元包括有滑移块、前置安装板、直线驱动部以及料带夹持组件。前置安装板呈竖置状,且布置于机架的正前方。前置安装板与滑移块固定为一体。滑移块同时被第一传动轴组件、第二传动轴组件、第三传动轴组件所穿越,且可拖动前置安装板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滑移运动。料带夹持组件用于夹紧/放松待卷绕料带,其布置于前置安装板的正前方。直线驱动部与前置安装板相固定,以驱动料带夹持组件沿着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喂料单元还包括有滑轨滑块组件。滑轨滑块组件布置于前置安装板和料带夹持组件之间,以使得料带夹持组件定向地进行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料带夹持组件包括有连接过渡件、夹持基板、翻转板、铰接座以及气缸。连接过渡件由直线驱动部直接驱动,其与夹持基板固定为一体。夹持基板布置于前置安装板的正前方,且辅以滑轨滑块组件、连接过渡件以及直线驱动部的共同作用下沿着上下方向进行位移运动。铰接座固定于夹持基板的前侧面上,以用来同时铰接气缸和翻转板。翻转板在气缸的驱动力作用下进行翻转运动,且协同夹持基板来共同实现对料带的夹紧/放松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夹持基板的前侧壁向后延伸出有多个夹持凹槽,相对应地,在翻转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夹持凹槽位置一一相对应的夹持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喂料单元还包括有位置锁定板、可调位紧定手柄。位置锁定板与滑移块固定为一体。可调位紧定手柄垂直地插设于位置锁定板上,且可实现滑移块与机架的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隆士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隆士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7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刀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汽车侧气囊卷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