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98618.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9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医用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固定装置,硬质内壳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开口,硬质内壳内放置一次性医用引流袋;软质外壳套设在硬质内壳外,且软质外壳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挂套固定在软质外壳的外壁,且挂套套设在腰带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固定装置,具有硬质内壳,因此可以有效防止一次性医用引流袋被挤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有些患者在术后需要将体腔内部或手术局部深处的渗血积液等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一个一次性医用引流袋。
由于病人康复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病人在日常活动中都需要携带一次性医用引流袋,但是目前只是在一次性医用引流袋的外侧固定有套环,然后通过套管将一次性医用引流袋挂在腰带上,但是由于一次性医用引流袋露在外面,不仅不美观,而且容易被其他人不小心挤压或自己不小心碰到某个地方,导致容易牵扯到病患处,以及容易使得一次性医用引流袋被破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止一次性医用引流袋被挤压的固定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固定装置,具有硬质内壳,因此可以有效防止一次性医用引流袋被挤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固定装置,包括:
硬质内壳,所述硬质内壳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硬质内壳内放置所述一次性医用引流袋;
软质外壳,所述软质外壳套设在所述硬质内壳外,且所述软质外壳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
挂套,所述挂套固定在所述软质外壳的外壁,且所述挂套套设在腰带上。
本实用新型将一次性医用引流袋放置在硬质内壳中,因此可以通过硬质内壳防止一次性医用引流袋被挤压,从而有效保护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和病患处,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硬质内壳外套设软质外壳,可以防止硬质内壳伤害到人,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挂套挂设在腰带上,携带方便。
优选的,所述硬质内壳内固定有两组限位结构,同时两组所述限位结构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硬质内壳内的两端并均限位所述一次性医用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限位结构可以提高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在硬质内壳中的稳定性,因此可以降低一次性医用引流袋在硬质内壳中晃动。
优选的,每组所述限位结构均包括:
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硬质内壳的内壁上;
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硬质内壳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的内壁上,同时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对称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长度和大于所述一次性医用引流袋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限位板固定在硬质内壳与第一限位板相对的内壁上,同时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对称并间隔设置,且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长度和大于一次性医用引流袋的厚度,因此当外界对本实用新型施加外力后,则对称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会触碰在一起,从而硬质内壳的侧壁不会挤压到一性医用引流袋。
优选的,固定所述挂套的所述软质外壳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第二开口软连接有防护盖。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盖可以进一步保护一性医用引流袋。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与所述软质外壳连接端相对的所述防护盖另一端软连接有耳板,且所述耳板上固定有第一暗扣片,与所述挂套相对的所述软质外壳外壁上与所述第一暗扣片对应固定有第二暗扣片,且所述第一暗扣片与所述第二暗扣片锁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98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硅片退火冷却箱
- 下一篇:一种腿部升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