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01637.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9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高战红;危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长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7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罗超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桩,包括空心钢管,空心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内芯,空心钢管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多个钢柱,空心钢管的下端设有实心钢锥,且钢柱下端突出实心钢锥的下端外,通过在空心钢管外焊接多个钢柱,且钢柱下端突出实心钢锥的下端外,使钢柱的下部与实心钢锥之间具有间隙,利用钢柱以及实心钢锥方便组合桩打入地下,同时使组合桩整体与土地固定更加牢靠,承载力更好,柱体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和位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桩。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采用的桩基均为钢筋混凝土桩基结构,是目前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节约木材和钢材、经久耐用、造价低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广泛使用于水工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桥梁的基础工程领域,其桩基结构主要是以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芯插入水泥搅拌桩内,依靠水泥搅拌桩的夹持力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芯更稳固。
目前应用的组合桩虽能承受较大的压应力,但是桩体通常体积较大,难以打入地下,整体强度差,牢固性不足,桩体容易出现晃动和位移或使地面隆起导致桩上浮,影响桩的承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桩,解决桩体通常体积较大,难以打入地下,整体强度差,牢固性不足,桩体容易出现晃动和位移或使地面隆起导致桩上浮,影响桩的承载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桩,包括空心钢管,所述空心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内芯,所述空心钢管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多个钢柱,所述空心钢管的下端设有实心钢锥,且所述钢柱下端突出所述实心钢锥的下端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心钢管的外侧壁上包覆有混凝土保护层,且所述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所述钢柱的直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心钢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嵌入在所述混凝土保护层内的T形凸起,且所述T形凸起的竖直部与所述空心钢管的外侧壁焊接固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心钢管的上端设有有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柱的上端突出所述空心钢管的上端外并于所述锥台的锥形面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心钢管的内侧壁上交错焊接有多个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空心钢管外焊接多个钢柱,且所述钢柱下端突出所述实心钢锥的下端外,使钢柱的下部与实心钢锥之间具有间隙,利用钢柱以及实心钢锥方便组合桩打入地下,同时使组合桩整体与土地固定更加牢靠,承载力更好,柱体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和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心钢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心钢管,2-混凝土内芯,3-钢柱,4-实心钢锥,5-混凝土保护层,6-T形凸起,7-锥台,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桩,包括空心钢管1,所述空心钢管1内填充有混凝土内芯2,所述空心钢管1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多个钢柱3,所述空心钢管1的下端设有实心钢锥4,且所述钢柱3下端突出所述实心钢锥4的下端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长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长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01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高温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精密列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