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03622.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8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霄;许洪生;暴爱华;佟汉林;曹敬新;汪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霄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陈思思 |
地址: | 062552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华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钻探 测邻井防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装置,包括设备箱,设备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板,固定板上轴接有主动管,主动管内设置有用于驱使主动管保持圆周运动的驱动机构,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被装配用于驱使活动板沿水平方向保持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装置,能够适应工具箱的数量并固定工具箱,施加拉力在驱动机构上,使主动管转动,并通过传动机构使活动板在通槽上滑动,紧箍工具箱,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工具箱因晃动而碰撞到探管,使探管发生轻微变形,造成两个磁源和磁场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导致磁场传感器得到的磁感应强度数据误差较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一般需要在老井网的基础上钻加密调整井,老井网加密调整使井间距离变得更小,且老井的测斜数据不全或不准确,导致钻调整井时存在井眼碰撞风险,此外,在海上平台、人工岛密集丛式井及陆上丛式井的钻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井眼碰撞问题,因此,井眼防碰技术已成为定向井、调整井安全作业的重点技术之一,在钻井时,位于井下动力钻具后面的探管自身发出激励磁场,磁化邻井的套管,探管内部的磁场传感器探测到邻井套管被磁化后发出的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结合探管自身姿态等数据,确定正钻井与邻井的相对距离和方位,但是现有的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工具运输时通常是将探管活动安装在设备箱的内壁上,而工具箱则时码放在设备箱内,在运输过程中,工具箱极易晃动,容易碰撞到探管,严重时会使探管发生轻微变形,使得两个磁源和磁场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导致磁场传感器得到的磁感应强度数据误差较大,有可能会使正钻井与邻井相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装置,能够适应工具箱的数量并固定工具箱。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装置,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上轴接有主动管,所述主动管内设置有用于驱使主动管保持圆周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被装配用于驱使活动板沿水平方向保持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被动板和可沿水平方向保持运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的通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纹杆、滑杆和第一锥齿轮,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被动板相邻移动板的侧面,并螺接于移动板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螺纹杆相对被动板一端的外壁上,所述滑杆呈对称分布且固定安装于所述被动板相邻移动板的侧面,并滑动连接于移动板上,两个所述滑杆位于所述螺纹杆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盒,所述主动管位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端位于所述保护盒内。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拉簧、活动片、U型架、受力杆和限位块,所述拉簧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动管内壁的底部,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架,所述U型架上滑动连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随钻探测邻井防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霄,未经李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03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风扇控制PC电源
- 下一篇:一种可以故障预警信息分发的共享棉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