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09714.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9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柯丹;熊宗斌;余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29/00 | 分类号: | A01K29/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陈灿;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鼠 肠系膜 微循环 恒温 观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包括恒温槽、与恒温槽固定连接的电源组件(11),所述恒温槽为导热材料一体成型且恒温槽底部(4)预留有孔洞,所述孔洞被光源套筒密封填充,所述光源套筒内部装载有光源(2),所述光源套筒正上方固定连接有观测平台(3)。本实用新型光源采用LED灯光,集成于水槽内,改变了传统的微循环观测系统光源与观察平台二者分离的方式,将光源与观测平台合二为一,使光线保持稳定聚焦于微循环观测系统的观测成像焦平面,保证清晰成像的观测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微循环观察装置主要用于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和其他科学研究中观察肠系膜,配合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实验软件使用。现有装置在微循环观察时,是使用有机玻璃粘接的恒温水槽和外部侧光源,装置效果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恒温水槽容积偏大,浪费生理液较多;加温时间长,不稳定。二是加热管与观察操作台之间隔热、隔离防漏电性能差,存在较高安全隐患。三是光源照射角度不易掌握,显微镜焦距与光源聚焦平面存在偏差。四是外部侧光源照在观察区域的肠系膜上,光信号丢失,观察视野亮度不够,观察视野小。
CN206214090U公开了一种微循环观察装置,包括灌流盒(3)、生物显微镜(1)以及解剖台(6),所述灌流盒(3)固定于所述解剖台(6)设定位置,所述解剖台(6)和所述灌流盒(3)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光的通光孔(10),所述解剖台(6)的下方设置有光源(7),所述生物显微镜(1)固定于能够水平移动的载物台上。该微循环观察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生物显微镜镜头不能万向稳定移动等问题,但是仍存在浪费生理液和安全隐患等问题,还存在改进空间。
CN202120496U公开了一种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装置,具体公开了所述的被检物(6)为动物的肠系膜,所述的观察装置设有微循环池(1)和恒温水浴锅(2),在所述的微循环池(1)内设有海绵(3),将所述的被检物(6)置于所述的海绵(3)上,所述的微循环池(1)通过两根橡皮管(5)与所述的恒温水浴锅(2)连通。该技术方案采用了海绵设计合理,但是在光源照射和观测角度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仍缺乏一种性能稳定、安全性高、易操控、节约实验材料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采用LED灯光,集成于水槽内,改变了传统的微循环观测系统光源与观察平台二者分离的方式,将光源与观测平台合二为一,由此解决光源照射和观测角度难以协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恒温观察装置,包括恒温槽、与恒温槽固定连接的电源组件,所述恒温槽为导热材料一体成型且恒温槽底部预留有孔洞,所述孔洞被光源套筒密封填充,所述光源套筒内部装载有光源,所述光源套筒正上方固定连接有观测平台,所述观测平台和所述光源套筒为透光材料,所述恒温槽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加热片,所述观测平台的高度低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观测平台和所述光源套筒均为圆柱体,所述观测平台的圆柱体底部与所述光源套筒的圆柱体底部无缝连接,且所述观测平台的圆柱体底部与所述光源套筒的圆柱体底部的尺寸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观测平台与所述恒温槽的高度之差为0.2-0.3cm。
作为优选,所述观测平台为LED透光片。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为LED灯。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片为半导体加热片。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材料为金属铝或铝合金。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光源位于对称轴上,所述加热片以所述对称轴为轴设置在恒温槽底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09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材撕碎机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拟绊发引信雷的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