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给系统、连通管及其外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10397.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3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练兵;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丰新材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33 | 分类号: | F16L9/133;F16L9/12;F16L59/14;F16L47/02;F17D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南杰 |
地址: | 52813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 系统 连通管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给系统、连通管及其外管,所述外管包括内层管部和外层管部,所述内层管部用于套设在连通管的内管的上;所述外层管部套设于所述内层管部外,所述外层管部的颜色和所述内层管部的颜色不相同,所述外层管部的壁厚为所述外管总壁厚的8%‑12%。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划痕破损时,由于外管的内层管部和外层管部的颜色不同,且外层管部的壁厚为外管壁厚的8%‑12%。施工人员能够通过肉眼观察破损部位的颜色和外管管部颜色是否相同,判断破损是否超过外管壁厚的8%‑12%,进而确定该连通管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连通管,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连通管的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供给系统、连通管及其外管。
背景技术
在连通管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连通管的外管容易被外部砂石刮伤形成划痕,若划痕太深,划痕破损处容易在连通管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但施工人员很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肉眼预估划痕是否超过了一定的安全界限,需要凭借仪器对连通管进行检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检查破损情况的连通管及其外管。
一种连通管的外管,包括内层管部和外层管部,所述内层管部用于套设在连通管的内管的上;所述外层管部套设于所述内层管部外,所述外层管部的颜色和所述内层管部的颜色不相同,所述外层管部的壁厚为所述外管总壁厚的8%-12%。
上述连通管的外管,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划痕破损时,由于外管的内层管部和外层管部的颜色不同,且外层管部的壁厚为外管壁厚的8%-12%。施工人员能够通过肉眼观察破损部位的颜色和外管管部颜色是否相同,判断破损是否超过外管壁厚的8%-12%,进而确定该连通管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连通管,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连通管的使用安全。
具体地,所述外层管部的壁厚为总壁厚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管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层管部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管部为PE100管或PE100-RC管;所述外层管部为PE100管或PE100-RC管。
一种连通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
上述连通管,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划痕破损时,由于外管的内层管部和外层管部的颜色不同,且外层管部的壁厚为外管壁厚的8%-12%。施工人员能够通过肉眼观察破损部位的颜色和外管管部颜色是否相同,判断破损是否超过外管壁厚的8%-12%,进而确定该连通管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连通管,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连通管的使用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还包括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外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还包括隔热管,所述隔热管套设于所述保温管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外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的外径范围为30mm-33mm,所述内管的壁厚范围为4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管的内径范围为30mm-33mm,所述保温管的壁厚范围为12mm-14mm,所述保温管的内径与所述内管的外径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管内径为54mm-61mm,所述隔热管的壁厚为5mm-6mm,所述隔热管的内径与所述保温管的外径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的内径为64mm-73mm,所述外管的壁厚为7-8mm,所述外管的内径与所述隔热管的外径相同。
一种供给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通过热熔的方式相连接,两个所述连通管相对的端面沿同一轴线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丰新材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日丰新材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0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船直装的散货装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支撑的连接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