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筒涨缩缸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15293.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5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伟;罗熙哲;张福新;穆怀民;蔡学春;沈立刚;张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9/06 | 分类号: | F16L39/0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皓清 |
地址: | 0644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 涨缩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筒涨缩缸,涉及涨缩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筒涨缩缸。包括涨缩缸和旋转轴,还包括分别与旋转轴内设置的液压油管道连通的液压旋转接头和旋转轴内设置的甘油管道连通的甘油旋转接头,将旋转涨缩缸的两个油路在内部彻底分开,从根本上杜绝串油问题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涨缩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筒涨缩缸。
背景技术
卷筒涨缩缸使用过程中内部干油和稀油管路易发生串油,密封损坏发生漏油等故障,实际使用周期大多只有2个多月,造成维护工作量很大,难以保障稳顺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筒涨缩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筒涨缩缸,包括涨缩缸和旋转轴,还包括分别与旋转轴内设置的液压油管道连通的液压旋转接头和旋转轴内设置的甘油管道连通的甘油旋转接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旋转涨缩缸的两个油路在内部彻底分开,从根本上杜绝串油问题的发生;
2、把原来的软质密封改为硬质密封,延长密封使用寿命,从而避免了易漏油问题。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优选地, 液压旋转接头包括套设在旋转轴外部的液压油旋转接头壳体和液压油旋转接头壳体内设置的分别与液压油管道和液压旋转接头油口连通的缓冲腔,用来缓冲液压旋转接头内部;甘油旋转接头包括套设在旋转轴外部的干油旋转接头壳体。
优选地,液压旋转接头和甘油旋转接头数量分别为两个。
优选地,液压旋转接头设置有泄油接口,用来排放液压旋转接头内部工作时泄露的微量液压油,防止泄压油排放不及时致使内部压力过高损坏密封;甘油旋转接头设置有第二泄油接口,为了排出干油旋转接头内部工作时泄出的润滑脂,确保干油旋转接头及时排放泄油,保证正常使用。
优选地,旋转轴上设置油口,油口两侧安装硬质密封圈,减少旋转接头内泄。
优选地,干油旋转接头壳体与旋转轴之间有聚氨酯,防止壳体与旋转轴直接摩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筒涨缩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卷筒涨缩缸的俯视图。
图中:1-涨缩缸、2-旋转轴、3-液压油管道、4-甘油油管道、5-液压旋转接头、6-甘油旋转接头、7-液压油旋转接头壳体、8-干油旋转接头壳体、9-缓冲腔、10-第一泄油接口、11-第二泄油接口、12-硬质密封圈、13-有杆腔、14-无杆腔、15-旋转轴油口、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筒涨缩缸1,包括涨缩缸1和旋转轴2,还包括分别与旋转轴2内设置的液压油管道3连通的液压旋转接头65和旋转轴2内设置的甘油管道连通的甘油旋转接头。
液压旋转接头65包括套设在旋转轴2外部的液压油旋转接头壳体7和液压油旋转接头壳体7内设置的分别与液压油管道3和液压旋转接头65油口连通的缓冲腔9,用来缓冲液压旋转接头65内部;甘油旋转接头包括套设在旋转轴2外部的干油旋转接头壳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5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器机械加工用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导向柱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