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线芯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17591.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2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梁联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津达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电缆 生产 用线芯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线芯回收装置,涉及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连接有绕线筒,所述绕线筒的一端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位于绕线筒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装置主体外壁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连接有两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位于装置主体的外侧连接有齿轮。本实用新型绕线筒、一号连接臂、二号连接臂和刀片,在对电线和电缆生产中产生的报废导线进行回收时,拉动着报废导线从刀片之间经过,刀片将导线外表面的绝缘胶皮刮掉,从而起到了将线芯和外皮分离的作用,便于对线芯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线芯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电线电缆制造也随着增多,一般电线电缆的制造方式为共挤连续生产的方式生产的,在生产的时候都会产生相应的残次品,如果生产中压或者是高压电缆的过程中有的时候需要使用与生产规格相符的导体牵引线,这部分导体牵引线多次使用后就变成报废导体线芯了。
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废旧的电缆需要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回收电缆内部的线芯,因此会用到一种线芯回收装置,现有的线芯回收装置不能便捷的将线缆的线芯和外皮进行分离,进而不便于线缆的有效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线芯回收装置不能便捷的将线缆的线芯和外皮进行分离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线芯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线芯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连接有绕线筒,所述绕线筒的一端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位于绕线筒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装置主体外壁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连接有两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位于装置主体的外侧连接有齿轮,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位于凹槽的一侧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外壁连接有一号连接臂,所述一号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有二号连接臂,所述二号连接臂一端的内侧连接有刀片,所述推板的一侧连接有气缸,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推板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其外壁的束线孔。
优选地,所述二号连接臂的外壁通过转轴与装置主体的顶端连接,所述一号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二号连接臂的一端和推板的外壁通过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皮带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连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的外壁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且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装置主体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与推板连接处设置有相匹配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绕线筒、一号连接臂、二号连接臂和刀片,在对电线和电缆生产中产生的报废导线进行回收时,拉动着报废导线从刀片之间经过,刀片将导线外表面的绝缘胶皮刮掉,从而起到了将线芯和外皮分离的作用,便于对线芯的回收;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杆、皮带轮和收纳盒,刮下来的外皮落入凹槽内,两个转动杆在皮带轮的带动下旋转,将落下来的外皮送入到收纳盒中,便于对刮落下来的外皮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杆和凹槽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津达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津达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7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人工湿地装置
- 下一篇:输液瓶灯检装箱生产线的上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