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胶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21848.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4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丁秀琴;邓龙升;卢俊生;朱金波;龙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喜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8 | 分类号: | B29C65/78;B29C65/48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计静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胶贴合机,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沿X轴方向延伸设有用于基材的传输道;上料机构,上料机构位于传输道的一端,上料机构包括放料卷及收料卷;剥料板,剥料板位于传输道的上方且位于上料机构朝向传输道中心的一侧;料带的背材由剥料板的上表面环绕至剥料板的下表面并缠绕至收料卷;取料机构,取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滑动组件,与滑动组件相连的取料机头,取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吸板,吸板通过真空吸附料带上沿X轴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背胶并贴附于基材上;在吸板与位于剥料板上的料带上的背胶相贴合时,吸板带动背胶与收料卷带动背材以相等的速度相背运动。利用该背胶贴合机能实现自动贴背胶,提高贴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涉及背胶片贴合机。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基材上贴覆片式的背胶片。根据基材的不同,需要在基材上同时贴覆多个背胶片。对于不同的基材,在其表面贴覆的背胶片的形状、个数、相邻背胶片之间的距离都有所区别。现有的背胶片贴覆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贴覆的方式。人工贴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产品精度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胶贴合机,通过使用该背胶贴合机可实现背胶的自动贴合,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且保证贴合的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胶贴合机,包括:
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沿X轴方向延伸设有用于基材的传输道;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传输道的一端,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料带放料的放料卷及用于所述料带的背材收卷的收料卷;
剥料板,所述剥料板位于所述传输道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料机构朝向所述传输道中心的一侧;所述料带的背材由所述剥料板的上表面环绕至所述剥料板的下表面并缠绕至所述收料卷;
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滑动组件,与所述滑动组件相连的取料机头,所述取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吸板,所述吸板通过真空吸附所述料带上沿X轴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背胶并贴附于所述基材上;其中,在所述吸板与位于所述剥料板上的所述料带上的背胶相贴合时,所述吸板带动所述背胶与所述收料卷带动所述背材以相等的速度相背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料机构上包括有两个所述吸板,两个所述吸板沿Y轴方向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板的宽度为背胶宽度的两倍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板内设有吸附空腔,所述吸板背离所述传输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吸附空腔相连通的气体管,所述吸板朝向所述传输道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所述吸附空腔相连通的吸附通孔;所述吸附通孔形成与背胶相配合的吸附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吸板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吸附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剥料板上平行设置有多个沿所述Y轴方向延伸的滑槽,每一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多组滑块,每组中的两个所述滑块间的间距与所述料带的宽度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靠近每一所述滑槽设有一与所述滑槽相平行的刻度条,用于确定所述滑块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剥料板上沿Y轴方向延伸设有与所述吸板个数相适配的压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传输道背离所述上料机构的一端设有用于所述基材的拉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将吸板滑动连接于传输道上方,使吸板通过真空吸附方式吸附料带上的背胶,真空方式即保证了对背胶的有效吸附又能便于其在贴附于基材上时与吸板分离,保证自动贴背胶的实现,提高贴背胶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喜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喜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1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