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炉窑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25851.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鑫;金娟;陈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鑫 |
主分类号: | F27D1/10 | 分类号: | F27D1/10;F27D1/18;F27D17/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8 | 代理人: | 方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节能炉窑,包括加热炉窑,所述加热炉窑内部的顶面与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节能锥,所述节能锥包括连接基体、辐射腔以及外部耐热圈,多个所述连接基体均匀的固定连接于加热炉窑内部的顶面与侧壁。该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炉窑的内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节能锥,可增加炉内传热面积,节能锥包括连接基体、辐射腔以及外部耐热圈,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传热面积与发射率,耐热支撑杆可对多个节能锥均起到支撑效果,从而安装节能锥相对较为简单,加热炉窑内壁上涂覆的高温高辐射率涂料可进一步提升高温高辐射的折射率,使装置达到工艺简单,施工快捷,且传热效果好,热辐射能力较强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窑技术领域,具体为节能炉窑。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工业加热炉窑的热效率,各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据英国《玻璃》NO.10.1992报道,蜂窝状耐火砖在玻璃池窑顶使用,通过增大炉膛面积来强化传热,理论上可实现节能5~8%;但不能调控热射线,热射线不能直接射向被加热工件,节能率也不高;《实用节能技术》一书所述,日本川崎钢铁公司水岛厂在轧钢加热炉上“改变传热方式的装置”,将部分对流传热转换为辐射传热,以提高传热效率,使加热炉节能5%左右。
但这种办法达到传热面积增加不大,不能调控热射线,也未能提高发射率;《红外与毫米学报》1993.12刊登“高发射率节能涂料及其应用”一文,采取通过红外喷涂炉膛来节能,因这种办法无法调控热射线,也没有增加传热面积,节能效果5~10%左右,使用寿命在5~12月之间。专利号ZL94236755.3的“强辐射传热节能工业炉”,虽然解决了增大传热面积、提高发射率、可以调控热射线,节能率达到15~20%,但其实施方式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时间过长,遇到较硬的耐火材料因无法打孔而无法施工等,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节能炉窑,具备工艺简单,施工快捷,且传热效果好,热辐射能力较强等优点,解决实施方式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时间过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工艺简单,施工快捷,且传热效果好,热辐射能力较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能炉窑,包括加热炉窑,所述加热炉窑内部的顶面与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节能锥,所述节能锥包括连接基体、辐射腔以及外部耐热圈,多个所述连接基体均匀的固定连接于加热炉窑内部的顶面与侧壁,所述辐射腔开设于连接基体内,所述辐射腔远离加热炉窑的一侧延伸出连接基体,所述外部耐热圈套设于连接基体的外部,所述加热炉窑内壁的顶部与侧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耐热支撑杆,所述耐热支撑杆与多个节能锥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炉窑的内壁上涂覆有高温高辐射率涂料。
优选的,所述辐射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菱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外部耐热圈由多个等均匀分布的半圆条构成,多个所述半圆条呈环形状固定连接于连接基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加热炉窑的材料为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陶瓷纤维或不锈钢材料,所述高温高辐射率涂料的厚度为0.02~2毫米。
优选的,所述耐热支撑杆包括陶瓷杆与多个定位环,所述陶瓷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加热炉窑的内壁,多个所述定位环等距离装设于陶瓷杆上,所述定位环套设于节能锥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节能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加热炉窑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节能炉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鑫,未经张海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5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