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涂刷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25965.8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2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大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14 | 分类号: | D06B1/14;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涂刷 驱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涂刷驱动机构,包括支座、X轴模组结构、Z轴行程控制气缸以及涂刷组件,X轴模组结构固定于支座上,Z轴行程控制气缸与牵引滑块连接,涂刷组件连接于Z轴行程控制气缸气缸杆上,涂刷组件包括C形架、导向杆、浮动柱、涂刷注入管以及涂刷海绵,导向杆垂直固定于C形架内,浮动柱呈T形状且其下端承插于C形架下端水平板体上,浮动柱的上端两端通过直线轴承套设于导向杆上,涂刷注入管固定于C行架的上部,涂刷海绵填塞于浮动柱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纺纱胶辊进行涂料处理,且其独特的重力补偿结构可以使得涂刷海绵可以持续的对胶辊进行涂刷,不会因为长期作业海绵失去弹性而造成涂刷层偏薄甚至涂刷不上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涂刷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纺纱胶辊涂料处理,是目前纺纱企业在纺纱胶辊日常维护过程中,工作量与重复量最大的环节,目前纺纱企业常用的处理方法为:板涂和单个胶辊人工笔涂,两者存在以下不足:
1、板涂的工作量大,胶辊表面涂料均匀度及一致性无法控制,导致最终成纱质量一致性差、成纱质量无法控制;
2、单个胶辊笔涂,需要人工手拿小刷对单个胶辊涂刷处理,效率低、重复量大,且涂刷一致性差;
3、涂料本身的有害物质,在挥发过程中,对操作人员产生一定伤害,长期吸入可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涂刷驱动机构,可以对纺纱胶辊进行涂料处理,且其独特的重力补偿结构可以使得涂刷海绵可以持续的对胶辊进行涂刷,不会因为长期作业海绵失去弹性而造成涂刷层偏薄甚至涂刷不上的情况。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涂刷驱动机构,包括支座、X轴模组结构、Z轴行程控制气缸以及涂刷组件,所述X轴模组结构固定于支座上且其包括一电机驱动的水平丝杆以及一螺纹连接于水平丝杆上的牵引滑块,所述Z轴行程控制气缸通过一三角连接座与牵引滑块连接,所述涂刷组件通过一气缸安装板连接于Z轴行程控制气缸气缸杆上,所述涂刷组件包括C形架、导向杆、浮动柱、涂刷注入管以及涂刷海绵,所述导向杆垂直固定于C形架内,所述浮动柱呈T形状且其下端承插于C形架下端水平板体上并能够上下活动,浮动柱的上端两端通过直线轴承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涂刷注入管固定于C形架的上部且与浮动柱中间注入孔位置对应,所述涂刷海绵填塞于浮动柱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X轴模组结构上在对应水平丝杆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滑动导向光杆。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柱的底部设置有与胶辊吻合的内凹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新型涂刷驱动机构,其利用X轴模组结构实现对涂刷组件左右位置的精准调节,同时通过Z轴行程控制气缸推动涂刷组件,使得涂刷海绵能够抵靠至纺纱胶辊上,通过控制纺纱胶辊的转动,可以对胶辊表面进行涂料处理,而随着作业持续以及纺纱胶辊大小差异的不同,浮动柱由于其与导向杆采用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因而浮动柱可以在导向杆上上下浮动,可以实现间隙补偿,使得涂刷作业一直可以持续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X轴模组结构;2-支座;3-Z轴行程控制气缸;4-涂刷组件;5-三角连接座;6-气缸安装板;11-水平丝杆;12-牵引滑块;13-滑动导向光杆;41-C形架; 42-导向杆;43-浮动柱;44-涂刷注入管;45-涂刷海绵;46-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大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大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5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