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源转换开关PLC直流电机制动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0996.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0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H02P7/03;H02P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源 转换开关 plc 直流电机 制动 测试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PLC直流电机制动测试电路,包括主回路以及控制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主回路断路器QF1、直流电机正转接触器KMF、直流电机反转接触器KMR,KMF与KMR之间有电气互锁;QF1一端接入主回路外部电源,另一端通过KMF为电机供电,KFM与KMR并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双电源转换开关PLC直流电机制动测试电路,实现了双电源转换开关直流电机正反转机寿测试功能,同时具备直流电机的能耗制动,为后续的研发工作缩短了大量的验证时间,该电路体积小,成本低,元器件可靠性较高,程序扩展灵活,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PLC直流电机制动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双电源转换开关采用直流12V电源供电,内部采用直流电机正反转的形式实现开关的主合闸回路和备合闸回路状态切换,由于采用既有的开关本体结合新的驱动回路,需要研发一种机寿测试平台验证这种直流电机驱动的双电源开关的可靠性。直流电机带动的开关连杆实现主回路和备用回路的切换,靠开关自带的微动开关控制电机的停止,由于电机具有惯性,在制动过程中出现,直流电机不能够及时停止造成电机与开关本体连接杆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PLC直流电机制动测试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双电源转换开关PLC直流电机制动测试电路,包括主回路以及控制回路;
所述主回路包括主回路断路器QF1、直流电机正转接触器KMF、直流电机反转接触器KMR;
QF1一端接入主回路外部电源,另一端通过KMF为电机供电,KFM与KMR并联;
控制回路包括通用型开关电源的断路器QF2、AC-DC、PLC、触摸屏、DC24V中间继电器、DC24V接触器,QF2一端接入控制回路外部电源,通过AC-DC为PLC和触摸屏以及DC24V中间继电器和DC24V接触器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KMF与KMR之间有电气互锁。
进一步的,主回路还包括接触器KM1、接触器KM2、电阻器R0、电阻器R1,KM1接通R0电阻并联在正转回路的电机之上,用于电机的反向能耗制动,KM2接通R1电阻并联在反转回路的电机之上,用于电机的反向能耗制动。
进一步的,所述PLC用于驱动KMF和KMR,进行电机的正反转,由本体自带的SQ1微动开关负责正转到位的停止,断开KMF线圈,电机停止正转运行。
进一步的,控制回路还包括继电器KA1和继电器KA2,所述继电器KA1为PLC输出正转命令,接通KMF线圈回路;所述继电器KA2为PLC输出反转命令,接通KMR线圈回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继电器KA5,所述继电器KA5为PLC输出正转能耗制动线圈,接通KM1线圈,直流电机并上电阻,用于实现能耗制动。
进一步的,KA5通电延时1s后断开,即R0电阻在完成正转制动后断开,用于影响的下次电机反转运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继电器KA6,所述继电器KA6为PLC输出反转能耗制动线圈,接通KM2线圈,直流电机并电阻,用于实现能耗制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PLC直流电机制动测试电路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PLC直流电机制动测试电路,实现了双电源转换开关直流电机正反转机寿测试功能,同时具备直流电机的能耗制动,为后续的研发工作缩短了大量的验证时间,该电路体积小,成本低,元器件可靠性较高,程序扩展灵活,适合广泛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0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