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交错穿越岩层破碎带注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1737.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4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田动动;冯国森;侯情祥;代显奇;王伟伟;李帅;冯子健;陈大帅;谢飞鸿;吴启红;董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F16/02;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交错 穿越 岩层 破碎 带注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交错穿越岩层破碎带注浆结构,包括左幅隧道和右幅隧道、位于左幅隧道或右幅隧道内的钻机工作台、止浆墙、贯穿在止浆墙上的排水管以及设置在止浆墙与隧道围岩之间的锚固钢筋,左幅隧道和右幅隧道之间设置有具有阀门的连通口;止浆墙上由外至内分别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外圈注浆孔、内圈注浆孔以及中心注浆孔,相邻外圈注浆孔、相邻内圈注浆孔以及相邻中心注浆孔之间均具有间隙。该结构可靠,施工便捷,通过在交错隧道中采取单侧堵水,另一侧泄水辅助堵水的结构有效解决了在岩层破碎带中进行隧道施工时的水害治理问题,有效的进行堵水操作,保证工程可以按计划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交错穿越岩层破碎带注浆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赋存丰富,地表水、地下潜水、地下暗河及承压水分布广泛。在隧道工程正常开采和开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害侵扰问题,威胁工人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何进行有效堵水,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有在针对隧道在岩层破碎带掘进时遇到破碎带水害时注浆堵水困难,导致注浆堵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交错穿越岩层破碎带注浆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隧道交错穿越岩层破碎带注浆结构,包括左幅隧道和右幅隧道、位于左幅隧道或右幅隧道内的钻机工作台、止浆墙、贯穿在止浆墙上的排水管以及设置在止浆墙与隧道围岩之间的锚固钢筋,左幅隧道和右幅隧道之间设置有具有阀门的连通口;
止浆墙上由外至内分别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外圈注浆孔、内圈注浆孔以及中心注浆孔,相邻外圈注浆孔、相邻内圈注浆孔以及相邻中心注浆孔之间均具有间隙。
进一步,钻机工作台两侧与止浆墙之间以及钻机工作台靠近止浆墙的侧面与止浆墙之间均有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排水沟。
进一步,钻机工作台端面设置有呈倾斜结构的钻机坡道,且钻机坡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25°。
进一步,排水管上设置有控水阀门。
进一步,止浆墙外围设置有砂袋层。
进一步,隧道拱顶设置有管棚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隧道交错穿越岩层破碎带注浆结构及其注浆方法,该结构可靠,方法简单,施工便捷,通过在交错隧道中采取单侧堵水,另一侧泄水辅助堵水的方法结构有效解决了在岩层破碎带中进行隧道施工时的水害治理问题,有效的进行堵水操作,保证工程可以按计划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与破碎带几何关系侧视图;
图2为隧道与破碎带几何关系俯视图;
图3为止浆墙与初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注浆纵断面图;
图5为注浆开孔图;
图6为管棚支护结构纵剖图;
图7为管棚支护结构开孔图;
图1至图7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左幅隧道,2-右幅隧道,3-钻机工作台,4-止浆墙,5-排水管,6-锚固钢筋,7-外圈注浆孔,8-内圈注浆孔,9-中心注浆孔,10-钻机坡道,11-砂袋层,12-管棚支护结构,13-隧道围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1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裂缝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漆籽油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