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屋面及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1865.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钊;曾祥科;钟哲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花木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H02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屋面 建筑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雷屋面,其包括屋面本体以及与屋面本体固定连接的防雷组件,防雷组件包括接闪带、防雷引下线和接闪杆,接闪带沿屋面本体的边缘铺设,防雷引下线沿屋面本体的边缘均匀设置并与接闪带焊接连接,接闪杆设于屋面本体的四角处并与接闪带焊接连接。该防雷屋面的结构简单、易于设置、防雷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其具有上述的防雷屋面,因此同样具有防雷效果出色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雷屋面及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各种建筑结构设施在制作时都需要准备相应的防雷措施,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屋面设置防雷装置实现防雷效果。目前,传统的屋面防雷所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是在屋面设置避雷针或接闪器等防雷装置,然而采用上述防雷设置时,避雷针一般都是插入楼板内部进行固定,这种施工方式不仅加大了施工时的工作强度,还会对屋面造成破坏,影响屋面的功能效果,减少屋面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雷屋面,其具有结构简单、防雷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屋面,包括屋面本体以及与所述屋面本体固定连接的防雷组件,所述防雷组件包括接闪带、防雷引下线和接闪杆,所述接闪带沿所述屋面本体的边缘铺设,所述防雷引下线沿所述屋面本体的边缘均匀设置并与所述接闪带焊接连接,所述接闪杆设于所述屋面本体的四角并与所述接闪带焊接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本体的中部凸起形成向所述屋面本体的两侧倾斜的坡面,沿所述坡面的坡顶边线设有所述接闪带和所述防雷引下线,所述坡面的坡顶两端设有所述接闪杆。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闪带采用直径10mm的圆钢制成,所述接闪带设有多段,各段所述接闪带之间焊接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闪杆设有六根,六根所述接闪杆分别位于所述屋面本体的坡底四角以及所述屋面本体的坡顶两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雷引下线设有十二处,所述防雷引下线的另一端与混凝土柱内的基础钢筋网焊接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闪杆采用直径12mm的圆钢制成,所述接闪杆的长度为300m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闪带、所述防雷引下线和所述接闪杆的表面镀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防雷屋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雷屋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屋面,其包括屋面本体以及与屋面本体固定连接的防雷组件,防雷组件包括接闪带、防雷引下线和接闪杆,接闪带沿屋面本体的边缘铺设,防雷引下线沿屋面本体的边缘均匀设置并与接闪带焊接连接,接闪杆设于屋面本体的四角并与接闪带焊接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该防雷屋面将防雷组件与屋面本体固定为一体,实际施工时只需要安装该防雷屋面即可达到防雷的目的,不再需要外额外设置防雷装置,大大减小了施工强度,同时不再需要因安装防雷组件对屋面本体进行破坏,能够有效提升屋面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其采用了上述的防雷屋面,因此可以直接利用防雷屋面的结构进行防雷,不再需要额外进行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减少施工强度的同时不会对防雷屋面造成结构上的破坏,保证了防雷屋面的完整,提升了防雷屋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屋面的侧视图。
图中:1、屋面本体;2、接闪带;3、防雷引下线;4、接闪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花木公司,未经广州市花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1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支架
- 下一篇:一种铸造砂温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