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复合重力式挡土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3058.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明;左天宇;沈陈超;俞锋;李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景华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 区超深 基坑 复合 重力 挡土墙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复合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包括设于基坑底面且贴合于基坑侧壁的挡土墙体,挡土墙体底部设有呈竖直且插入至基坑底部的底桩,底桩内部滑动连接有呈水平的伸出板,底桩内部设有带动伸出板移出底桩外壁的伸出板带动机构,伸出板沿底桩长度方向设置数组,具备通过底桩插入至基坑底部并且配合伸出于底桩的伸出板,提升挡土墙体在自身重力以及额外压力的作用不易下沉的能力,继而使得挡土墙体较为稳定,不易随意发生竖向的位移,以使得挡土墙体能够较好的支撑基坑的内壁侧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挡土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复合重力式挡土墙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后需要在基坑的侧面设置挡土墙以防止基坑侧壁的土方发生倾塌事故。
现有一种用于软土基坑的复合支护结构,公告号为CN203668943U,包括设于软土基坑边坡处的重力式挡土墙和纵向结合于重力式挡土墙的若干个土钉,其中土钉为由硬质基钉及干结的注浆构成或水泥土搅拌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软土层中重力式挡土墙容易存在下陷,存在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挡土墙体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复合重力式挡土墙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复合重力式挡土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复合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包括设于基坑底面且贴合于基坑侧壁的挡土墙体,所述挡土墙体底部设有呈竖直且插入至基坑底部的底桩,底桩内部滑动连接有呈水平的伸出板,底桩内部设有带动伸出板移出底桩外壁的伸出板带动机构,伸出板沿底桩长度方向设置数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桩插入至基坑底部,使得底桩能够提供部分承担竖直荷载的能力,同时伸出板可以从底桩侧壁中伸出,继而使得挡土墙体出现下陷的可能性降低,使得挡土墙体较为稳定,以使得挡土墙体能够较好发挥挡土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伸出板带动机构包括同轴转动连接于底桩内部的转动杆,转动杆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远离转动杆一端铰接于伸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绕自身轴线转动,使得铰接杆同步移动,继而使得铰接杆能够带动伸出板从底桩中伸出,结构简单实用。
可选的,所述底桩内部开设有限制槽,转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绕转动杆轴线滑动连接于限制槽的限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转动的转动受到限制,继而使得在伸出板不易出现移动过度的情况,伸出板不易出现和底桩之间相脱离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底桩设置数根,每一根底桩中的转动杆外露底桩且位于挡土墙体中的杆身同轴固定连接有同步槽轮,所有同步槽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皮带,挡土墙体上方设有同轴固定连接于一根转动杆的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盘的转动,可由数人转动转盘或是通过牵引机配合钢丝绳带动转动转动,继而使得所有的转动杆可以同步转动,不需要对每一根转动杆要分别转动,继而使得整体操作较为便利。
可选的,所述挡土墙体上部设有墙体块,墙体块绑接有支撑拉绳,挡土墙体远离基坑的一侧处设有密实土层,密实土层设有土层块,土层块供支撑拉绳远离墙体块一端绑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拉绳能够为挡土墙体提供额外的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进一步使得挡土墙体不易出现下陷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伸出板外露底桩一侧呈刃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底桩位于基坑底部的土层中时,伸出板能够较为顺畅的插接进入至基坑底部土层中,使得转动杆的转动更加省力。
可选的,所述挡土墙体背离基坑侧壁的侧面贯穿开设有数个排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景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景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3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