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型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3927.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0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龙;陈易巧;谢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世达模型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唐飚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型腔模具,包括后模成型块、底板、顶针板及与顶针板固定连接的顶针托板,所述顶杆与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固定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杆、成型套筒及弹性块,所述后模成型块上设有成型孔,所述成型套筒位于成型孔中,且成型杆位于成型套筒中,且成型套筒及成型杆的端面构成成型面,所述成型杆穿过顶针板和顶针托板与底板连接,所述成型套筒与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固定为一体,所述弹性块设置于顶针托板及底板间,且成型套筒的端面受到挤压时能够带动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压缩弹性块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型腔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已大量应用于工业加工中,可以注塑产品成千上万中。目前有一种带凹槽的薄圆塑料片也是通过注塑成型,但是我们在注塑过程中发现,因为塑料片环形周边的成型腔比较深,因而走胶容易比较快,但是塑料片凹槽底面的厚度因为比较薄走胶比较慢,因而中间的气体还来不及被挤出时环形周边的胶已经满了,因而形成中间困气,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型腔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型腔模具,包括后模成型块、底板、顶针板及与顶针板固定连接的顶针托板,所述顶杆与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固定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杆、成型套筒及弹性块,所述后模成型块上设有成型孔,所述成型套筒位于成型孔中,且成型杆位于成型套筒中,且成型套筒及成型杆的端面构成成型面,所述成型杆穿过顶针板和顶针托板与底板连接,所述成型套筒与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固定为一体,所述弹性块设置于顶针托板及底板间,且成型套筒的端面受到挤压时能够带动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压缩弹性块而移动。
所述顶针托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块的一端位于安装孔中。
所述底板上设有底沉头孔,所述成型杆一端设有与底沉头孔配合的环形的杆帽,且杆帽通过下模板锁固于沉头孔中。
所述顶针板上设有板沉头孔,所述成型套筒的端部设有与板沉头孔配合的环形的筒帽,所述筒帽通过顶针托板锁固于沉头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型杆与成型套筒构成可变组合成型腔,在刚合模的时候成型套筒的端面与成型杆的端面相平,这样便于融化塑胶均匀流动而充满整个成型腔体并且将气体完全排出,在排出气体后,成型套筒的端面继续受到融化塑胶的注塑压力,压力可以使成型套筒带动顶针板压缩弹性块而移动,从而形成成型套筒的端面比成型杆的端面低的最终成型腔,从而注塑出中间带凹槽的圆形塑料薄片,不仅解决了中间困气的问题,而且上述结构简单易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合模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模时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局部爆炸视图。
图4是另一方向的局部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型腔模具,包括后模成型块1、底板2、顶针板3及与顶针板3固定连接的顶针托板4,所述顶杆与顶针板3和顶针托板4固定为一体,还包括成型杆5、成型套筒6及弹性块7,所述后模成型块1上设有成型孔14,所述成型套筒6位于成型孔14中,且成型杆5位于成型套筒6中,且成型套筒6及成型杆5的端面构成成型面,所述成型杆5穿过顶针板3和顶针托板4与底板2固定连接,具体结构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有底沉头孔10,所述成型杆5一端设有与底沉头孔10配合的环形的杆帽11,且杆帽11通过下模板12锁固于沉头孔中,这样的结构便于拆卸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世达模型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世达模型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3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罩包装设备总成
- 下一篇:一种鱼型口罩生产及包装设备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