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5728.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群;柏玲;李作良;王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陆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加固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加固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加固装置,设于桥梁本体上,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传力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横设对角处两根墩柱之间的拱梁、用于围抱墩柱的第一抱环、第二抱环以及第一螺栓件;所述第一抱环有两个且分别转动铰接于拱梁端部一侧,所述第二抱环有两个且分别转动铰接于拱梁端部另一侧,所述第二抱环远离拱梁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件转动固定于第一抱环;所述传力组件包括立柱和弹性块,所述立柱底部通过弹性块设于拱梁顶部。立柱将交通荷载依次传递给拱梁和墩柱,以梁体的承载负荷。本申请具有改善桥梁本体的承载性能、恢复桥梁本体正常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固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是指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供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
参照图1,桥梁本体1包括梁体11、盖梁12以及墩柱13,墩柱13有四根且呈矩形阵列;盖梁12有两块,其一盖梁12分别固定设于一侧的两根墩柱13顶部,另一盖梁12分别设于另一侧的两根墩柱13顶部;梁体11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盖梁12顶部。
梁体11直接承受车辆行人等的交通荷载作用,长此以往会导致梁体11的承载能力降低,从而影响桥梁本体1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梁体的承载能力,进而恢复桥梁本体的正常使用,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加固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桥梁加固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加固装置,设于桥梁本体上,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传力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横设对角处两根墩柱之间的拱梁、用于围抱墩柱的第一抱环、第二抱环以及第一螺栓件;
所述第一抱环有两个且分别转动铰接于拱梁端部一侧,所述第二抱环有两个且分别转动铰接于拱梁端部另一侧,所述第二抱环远离拱梁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件转动固定于第一抱环;
所述传力组件包括立柱和弹性块,所述立柱底部通过弹性块设于拱梁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拱梁通过第一抱环、第二抱环以及第一螺栓件安装连接对角处两根墩柱,而立柱一端通过弹性块安装在拱梁顶部,立柱另一端抵紧在梁体下表面,进而使得梁体受到的交通荷载可以分担给立柱,立柱将交通荷载依次传递给拱梁和墩柱,以减轻梁体的承载负荷。通过改善梁体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得本方案具有改善桥梁本体的承载性能、恢复桥梁本体正常使用的优点。
可选的,还包括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碳纤维层,所述立柱顶部设有柔性支座,所述柔性支座顶部抵紧于碳纤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碳纤维层依次铺设梁体的底部,碳纤维层可以加强梁体的抗弯拉能力,进而改善梁体的承载性能。
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用于套设在墩柱周壁的碳纤维环,所述碳纤维环竖向贯通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抱环、第二抱环内壁均抵紧于碳纤维环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环通过第一缺口可以方便套设在墩柱上,碳纤维环一方面可以加强墩柱表层的结构性能,碳纤维环另一方面分隔第一抱环、第二抱环以及墩柱,以减弱第一抱环、第二抱环对墩柱的刚性挤压。
可选的,所述碳纤维环外壁套设有柔性环,所述柔性环竖向贯通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柔性环外壁依次抵紧于第一抱环和第二抱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环通过第二缺口可以方便套设在碳纤维环的外壁上,而柔性环可以减弱第一抱环、第二抱环对碳纤维环的破坏。
可选的,所述拱梁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块嵌设于容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块可以存放在容纳槽内,在容纳槽侧壁的限位作用下弹性块不容易偏移,提高了立柱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陆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陆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57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采三混馏分减压焦油蒸馏塔的真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细高塔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