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气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5776.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8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林;王鲁旭;胡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格安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02 | 分类号: | A62B7/02;A62B9/02;A62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佳佳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呼吸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呼吸器,该氧气呼吸器包括:氧气瓶,设置有瓶阀并在内部容纳有氧气;减压器,连接在氧气瓶下游并使来自氧气瓶的氧气的压力减小;电磁流量调节阀,设置在自动供气路径中并与减压器连接,以用于向呼吸回路供应氧气;检测器,连接至呼吸回路,并对呼吸回路进行实时检测以产生相应的检测值;及控制单元,与电磁流量调节阀电连接,并与检测器通信以接收来自检测器的指示检测值的信号,其中控制单元设置成将检测值与预定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调节电磁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本申请可实时检测使用者的氧气使用情况,并基于此自动按需调节氧气供给量,从而确保使用安全性并延长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救援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按需供氧的氧气呼吸器。
背景技术
在消防、煤矿等领域,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环境中的空气会掺杂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和灰尘,这使得搜救环境极为危险。因此,在搜救过程中,为了保障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需要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呼吸。氧气呼吸器作为常见的救援装备,已广泛应用于消防救援、矿井救援等救援任务中,以便保障救援人员的正常呼吸。
传统的氧气呼吸器通常是定量供氧的,即,以标准恒定的流速进行供氧,最常用的一种定量供氧氧气呼吸器按照标准工况情况的使用时间大约为4个小时。
然而,这种传统的氧气呼吸器的呼吸条件是恒定不变的,无法满足救援人员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呼吸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救援人员往往存在需要不同氧气供应量的情况。例如,若使用者进行高强度救援任务或进行重体力劳动,则需要更大的氧气需求量;若使用者临时休息或者慢走等,则对氧气的需求量相对较小。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一种能够实现按需供氧的新型氧气呼吸器,其能够按照使用者的实际氧气需求量实时地、自动地调整氧气供氧量,以保证使用者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呼吸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按照呼吸需求自动按需调节氧气供应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氧气呼吸器,所述氧气呼吸器包括:氧气瓶,设置有瓶阀并在内部容纳有氧气;减压器,连接在所述氧气瓶的下游并使来自所述氧气瓶的氧气的压力减小;电磁流量调节阀,设置在自动供气路径中并与所述减压器连接,以用于向呼吸回路供应氧气;检测器,连接至所述呼吸回路,并对所述呼吸回路中的氧气状态进行实时检测以产生相应的检测值;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流量调节阀电连接,并与所述检测器通信以接收来自所述检测器的指示所述检测值的信号,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设置成将所述检测值与预定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调节所述电磁流量调节阀的开度。
氧气呼吸器的该设计能够通过检测器实时检测呼吸回路内的氧气状态,从而实时监测使用者呼吸情况,按照实际呼吸需求调节电磁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并自动供给氧气,这使得氧气呼吸器为救援人员提供的呼吸条件更符合自然条件,氧气呼吸器的可靠性大大增加,使用更安全,并且还能极大地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回路包括CO2吸收罐、呼吸气囊以及冷却罐,其中,使用者呼出的气体首先经过所述CO2吸收罐,去除二氧化碳后进入所述呼吸气囊,使用者吸气时,气体从所述呼吸气囊进入所述冷却罐进行冷却,之后进入使用者的呼吸系统,从而实现所述呼吸回路与使用者的气体交换。
呼吸回路中设置CO2吸收罐能够有效地吸收使用者呼出气体中的CO2,并使其余气体(包括剩余的氧气)进入呼吸气囊,呼吸气囊进一步对使用者供应氧气,由于经过CO2吸收罐后气体温度较高,为避免使用者受到伤害,设置冷却罐以便对高温气体进行冷却,之后将冷却的氧气供应给使用者。该呼吸回路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有效地实现气体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连接于所述CO2吸收罐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格安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德尔格安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5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