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内异物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7089.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楼文胜;陈国平;钱成;李英豪;何旭;陈亮;苏浩波;顾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周海斌 |
地址: | 210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异物 取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内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外壳、弧形弹簧、牵引绳、活动块、以及钳头;外壳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设有手柄、且其另一端设有过渡套;固定杆、过渡套分别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过渡套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口;弧形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或过渡套的内壁固连、且其另一端穿过该开口并与钳头固定连接;固定杆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槽,活动块滑动安置于通槽内;牵引绳位于弧形弹簧的内部;牵引绳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一牵引绳的一端与活动块固连、且其另一端与钳头的受控端固连。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控制弧形弹簧可获得所需的异物抓取角度,结合使用钳头可降低血管内异物抓取难度,从而减少血管损伤,并且降低了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内异物取出装置,属于介入式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随着微创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因操作不当以及介入产品质量等问题,造成血管内异物残留,成为了介入诊疗中一类严重的并发症。异物残留可导致心血管机械损伤、穿孔、血栓形成,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以往对于此类并发症,多采用外科手术来取出异物,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发展,可以利用介入抓捕器械来取出血管内异物,与外科手术相比,这种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手术风险较低。
然而,申请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目前常规使用的介入抓捕器械包括鹅颈抓捕器及三环形圈套器等,其使用方法是通过利用圈套装置来抓住异物的头端,配合向前推进回收鞘管收紧圈套器而抓紧异物,并将其取出,但如果异物的头端因嵌入血栓、或血管壁时,会导致常规圈套装置无法抓获,给异物取出过程造成极大困难,并且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
经检索发现,申请号CN201910577037.3,申请公布号CN11020068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圈套式血管异物取出器,包括单腔的外鞘管、套装于单腔外鞘管内的双腔导管和插入双腔导管的管腔中的导丝,双腔导管的近端为与两导管腔体连通的双导丝孔,导丝通过双导丝孔插入双腔导管的管腔中,双腔导管的一个导管具有固定弯度预塑形远端末端,双腔导管的另一个导管远端末端具有弹性,两导管的远端末端可对接,形成圈套。然而,该技术方案主要采用钩挂的方式将异物带出血管,对异物的夹持力较弱,存在异物脱落的可能,需要改进。
申请号CN201910577037.3,申请公布号CN110559047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血管内异物抓捕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双腔导管;穿设于双腔导管一腔室内的、且头部呈未闭合式环形的、用于从异物中部实现异物勾取的辅助抓捕导丝;穿设于双腔导管另一腔室内的、且头部呈闭合式环形的、用于在辅助抓捕导丝勾取异物后捕获辅助抓捕导丝头端的圈套器;设于圈套器尾端的、用于将圈套器相对辅助抓捕导丝头部进行锁定的第一扭控器;以及,设于辅助抓捕导丝尾端的、用于将辅助抓捕导丝相对双腔导管进行锁定的第二扭控器。但是,该技术方案也主要采用钩挂的方式,同时以圈套器进行锁定,但是也存在对异物的夹持力较弱的情况,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血管内异物取出装置,降低微创介入手术异物抓取难度,减少血管损伤。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管内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是,还包括弧形弹簧、牵引绳、活动块、以及钳头;所述外壳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有手柄、且其另一端设有过渡套;所述固定杆、过渡套分别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所述过渡套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弧形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或过渡套的内壁固连、且其另一端穿过该开口并与钳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槽,所述活动块滑动安置于通槽内;所述牵引绳位于弧形弹簧的内部;所述牵引绳包括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与活动块固连、且其另一端与钳头的受控端固连。
采用该结构,通过弧形弹簧实现取出血管内异物路径的弯曲,由牵引绳控制钳头张开或闭合,这样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使患者恢复较快,并降低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优选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7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