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签容器及牙签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7386.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浩;郑坤坤;蒋应行;柏湘漪;余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程浩 |
主分类号: | A47G21/12 | 分类号: | A47G2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签 容器 | ||
1.一种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牙签容器(10)包括:
底座(11),设有横向延伸的承载部(112);
盒体(12),与所述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盒体(12)设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口(106),所述容纳腔用于横向放置多根牙签(20);和
抵接部(13),设置于所述盒体(12)的外侧壁,并与所述承载部(112)横向间隔形成夹持空间;
其中,在所述盒体(12)相对于所述底座(11)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载部(112)封堵所述通口(106),在所述盒体(12)相对所述底座(11)转动至第二状态时,牙签(20)自所述通口(106)露出并移动至所述承载部(112)上,在所述盒体(12)由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恢复的过程中,所述抵接部(13)抵接牙签(20)的端部,使牙签(20)旋转并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包括第一底板(114)和第一侧板(116),所述第一侧板(116)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114)的相对两侧,并向靠近所述盒体(12)的方向延伸以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盒体(12)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盒体(12)的相对两侧壁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侧板(11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包括挡板(118),所述挡板(118)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14)靠近所述盒体(12)的一侧,并对应于所述盒体(12)背离所述抵接部(13)的一侧,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挡板(118)抵接于所述盒体(12),以使所述通口(106)经所述承载部(112)露出的开口的高度等于或者大于牙签(20)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2)包括第二底板(122)和第二侧板(124),所述第二侧板(124)环绕设于所述第二底板(122)的外围以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板(116)和所述第二侧板(1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2)包括盖体(126),所述盖体(126)封盖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并与所述第二侧板(124)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106)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24)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表面和所述通口(106)的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12)用于与牙签(20)接触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1),牙签(20)自所述通口(106)露出并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槽(1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3)用于与牙签(20)接触的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02),在所述盒体(12)由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恢复的过程中,牙签(20)的端部逐渐进入所述第二限位槽(10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签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12)靠近所述夹持空间的表面凹陷设有第三限位槽(103),所述抵接部(13)靠近所述夹持空间的表面凹陷设有第四限位槽(104),在所述盒体(12)由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恢复后,牙签(20)夹持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03)和所述第四限位槽(104)内。
10.一种牙签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签盒(100)包括牙签(2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牙签容器(10),所述牙签(20)横向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程浩,未经王程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73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浸式教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伯努利效应的隐式加温换气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