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换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8837.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1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27/00;F22G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雄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机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板式换热机组,包括有底架、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和减温器,减温器包括有管状的外壳、管束、管板和封头,两个封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水进口和第一循环水出口,外壳上位于两个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热媒进口和第一热媒出口,板式换热器设置有第二热煤进口、第二热媒出口、第二循环水进水口和第二循环水出口,第一热媒出口与第二热媒进口连通,第二循环水进口与循环水泵连通,第二水循环出口与第一水循环进口连通。如此设置,高温蒸汽通过减温器降温,再进入板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充分利用减温器耐高温及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高的特点,换热效果、经济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组合;省去了疏水阀的结构,大大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板式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
传统的板式换热器由于受密封材料热工性能的影响,一般局限于温度150℃以下的工况条件下应用,不便适用于温度较高的热媒,当热媒温度超过一定值后极易造成设备和连接结构的损坏,故障率较高。而且,在板式换热器之前接入疏水阀,需要花费较大的安装和设备成本。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板式换热器不适用于较高温度的热媒,容易发生损坏,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换热机组,其能够解决现有的板式换热器不适用于较高温度的热媒,容易发生损坏,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机组,包括有底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的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和减温器,所述减温器包括有管状的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并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的管束、连接在所述管束的两端并封闭在所述外壳内的管板、封闭在所述外壳两端的封头,所述管束并排设置有多个、且端部均密封贯穿所述管板,两个所述封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水进口和第一循环水出口,所述外壳上位于两个所述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热媒进口和第一热媒出口,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第二热媒进口、第二热媒出口、第二循环水进口和第二循环水出口,所述第一热媒出口与所述第二热媒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水进口与所述循环水泵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进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媒进口连通有用于与热媒连接的热媒管路,所述热媒管路上设置有温控阀组。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的进口连通有第一管路、出口连通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远离所述循环水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循环水源的回水口,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循环水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水进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设置有两个、且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的上游设置有循环水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的下游设置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循环水温度的温度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循环水压力的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安全阀。
优选地,所述减温器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上方。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8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的三级缓冲振动给料装置
- 下一篇:输送带循环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