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加工用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9004.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博亿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4;B29B7/26;B29B7/22;G01G1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156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称量盒,所述称量盒的底部连通有电动蝶阀,所述电动蝶阀的底端贯穿至支撑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具备混合效果好及具有称量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塑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塑料进行循环搅拌混合,导致部分体积较大的塑料容易发生沉底现象,从而影响塑料的混合效果,且由于结构单一,不具有称量功能,不能对投放的塑料重量进行检测,降低了混料装置适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加工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
现有的塑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塑料进行循环搅拌混合,导致部分体积较大的塑料容易发生沉底现象,从而影响塑料的混合效果,且由于结构单一,不具有称量功能,不能对投放的塑料重量进行检测,降低了混料装置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具备混合效果好及具有称量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塑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塑料进行循环搅拌混合,导致部分体积较大的塑料容易发生沉底现象,从而影响塑料的混合效果,且由于结构单一,不具有称量功能,不能对投放的塑料重量进行检测,降低了混料装置适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称量盒,所述称量盒的底部连通有电动蝶阀,所述电动蝶阀的底端贯穿至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贯穿至箱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与箱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杆,所述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贯穿至输送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输送杆,所述输送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叶片,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右端与输送箱相连通,所述输送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左端与箱体相连通,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排料板。
优选的,所述排料板右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卡扣,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块,卡扣的顶部与卡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进料管之间等距离排列。
优选的,所述箱体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前侧的四角均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后端贯穿密封板并与箱体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称量盒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底部与称量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称重传感器、电动蝶阀、振动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博亿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博亿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9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低串扰少模-多芯光纤的量子与经典融合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写雕机